
>
重点推荐 > 2022年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3]
2022年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3]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等400个村被确定为2022年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
以驻地陈家里,陈姓占多数故名陈家村。解放前属横街镇第五保,1951为上彬第五村,1956年与上林合为横街乡第五高级社,1961年为横街公社陈家大队,1983年改为横街乡陈家村委会,1985年6月改为横街镇陈家村村民委员会。1994年8月路桥设区后,属横街镇陈家村村民委员会。陈家村地处横街镇东南角,白剑线横贯南北,四周与马院、上林、金清前尚家、蓬街百步等村接界。地域面积1012亩。全村现有16个村民……。 |
镇东村位于蓬街镇的东面 ,东临二条河,南接青龙铺,西连镇海,北与联东村相连。全村共有面积0.6平方公里,耕地475亩,全村共248户,人口827人;村两委共有7人,全村共有党员22人 。本村主要以种植水稻、蔬菜 为主,家庭工业以喷雾器为主。去年农民纯收入9286 元, 2008年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 |
因村东面靠大山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东山村,1958年为白水洋管理区东山生产队,1961年建立东山大队,属白水洋人民公社,1984年3改称东山村,1984年9月属白水洋镇。东山村……。 |
柴坦、长加山同属镇区工作片,因村域内有自然景观汇龙潭,建有汇龙庙历史悠久,现两村合并取名为汇龙村。柴坦村建国初为山坦乡柴坦村,1958年建立柴坦生产队,属楢溪管理区,1961年改为柴坦大队,属楢溪人民公社,1965年属尤溪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柴坦村,属尤溪乡,1985年1月属尤溪镇;长加山村建国初为连坑乡长加山村,1954年为长加山高级社,属三坦乡,1958年建立长加山生产队,属连坑管理区……。 |
两头门村原来街的两头各建有台门,故名两头门。又因西溪与黄肚溪在此会合,别名双加溪。解放初是两头门乡驻地;1956年属两头门高级社;1958年属两头门生产队;1961年属两头门大队;1984年3月属两头门行政村;1992年,撤乡并镇,属两头门行政村划归大田镇两头门办事处;2002年,成立汇溪镇,属两头门行政村划归汇溪镇,沿用至今。村委会驻地。东邻西楼村,南毗西楼村,西连横溪村山界,北接浚头村。两头门……。 |
新村、下外山原同属下外山大队,现两村合并取名为华和村。新村村1971年建立新村大队,属张家渡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新村村,属张家渡乡,1985年改属张家渡镇,2001年并入括苍镇;下外山村建国初属大岙乡,1955年成立下外山高级社,1958年为下外山生产队,属张家渡管理区,1961年为下外山大队,属张家渡人民公社,1971年杜家山因造水库迁移,另建新村大队,1984年3月改为下外山村,属张家……。 |
村庄三面环山,中间一条坑,南北两块巨岩对峙,故名岩坑村。建国初为文溪乡第二村;1958年为岩坑生产队,属文溪管理区;1961年改为岩坑大队,属文宜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岩坑村,属文溪乡;1992年属河头镇。岩坑村……。 |
村民多贺姓,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城南乡贺家村,1961年建立贺家大队,属城南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贺家村,属城南乡,1986年属城南街道,2001年属江南街道。贺家村位于江南街道东面,拥有村民242户,总人口中712人,耕地面积69亩,山林面积428亩。贺家村工业发达,村民收入以企业打工为主。……。 |
松建村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西南,离建城区2公里,省道林石线旁境而过。全村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75公里,土地面积2525亩,其中耕地1903亩。全村20个村民小组,641户,1889人。近年来,松建村因地制宜,以建设和谐生态村为目标,积极搞好新农村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0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8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46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 |
其地西傍箬松河,有桥,古居严姓,故名严家桥,村名以严家桥得名。严家村:1951年称海城乡第10村;1956年海城乡并入乌沙乡称乌沙乡海城高级社一社;1961年称庙前人民公社严家生产大队;1966年称东方人民公社严家大队;1983年称东方乡严家村;1992年东方乡并入贯庄乡称贯庄乡严家村;2001年贯庄乡并入箬横镇称箬横镇严家村;前江村:1951年称上乌沙第4村;1956年上乌沙乡并入乌沙乡称乌沙乡……。 |
地处河汇,林姓世居,故名。1951年称彭林乡第5村;1956年彭林乡并入白峰乡称白峰乡远景高级社;1961年称白峰人民公社白峰乡汇头大队;1981年因重名改称汇头林大队;1983年称白峰乡汇头林村;1992年白峰乡并入箬横镇称箬横镇汇头林村至今。汇头林村位于白峰管理区,与箬横管理区常乐相邻,村域面积0.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700亩,户籍人口343户,1016人,分11个生产队,党员38人,企业……。 |
滨海兴旺发达之意,又“兴”字谐音“新”字,两村都原是新街镇,而取名滨兴村。岱石村:1951年称新街乡第4村,1961年新街乡并入镇海乡称镇海乡红旗社,1961年称新街人民公社红旗大队,1981年改称岱石大队,1983年称新街乡岱石村,1987年称新街镇岱石村,2001年新街镇并入滨海镇称滨海镇岱石村;百花村:1951年称新街乡第4村,1956年新街乡并入镇海乡称镇海乡红旗社,1961年称新街人民公……。 |
白岩下村位于温峤镇东南侧,冬邻温岭市区,南邻城西,西邻坞根革命老区,北邻江厦森林公园(唐代古刹明因讲寺)。村庄三面群山怀抱,两条溪流汇成梅溪,其中一源头“水云涧”瀑布气势壮观,风景秀丽。全村总面积4.21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8人,共579户。全村有耕地面积900亩,山林4000余亩,以规模种植枇杷、桃、杨梅、李为主,2015年村集体经济19.8万元,村民主要务农种植……。 |
因地处沙角山的东北麓,以山得名。1951年称石桥乡第3村;1956年称石桥乡沙角社;1961年称石桥人民公社沙角大队;1983年称石桥头乡沙角村;1985年称石桥头镇沙角村至今。沙角村隶属温岭市石桥头镇,位于镇南部沿海地带。全村辖3个自然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408户,1451人。其中党员30人,村民代表45人。全村耕地面积402亩,村内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从事早稻、蔬菜种植。村级集体经济201……。 |
应家村位于楚门镇东部,海拔300多米高的应家山头,全村总人口1158人,总户数416户,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有水田225亩,旱地365亩,山林1800多亩,果园425亩,以生产杨梅、文旦、优柑、高橙、枇杷等水果为主。在实施高山移民前,由于受山区地域交通不便的制约,应家村村民信息闭塞,生产落后,村民大多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为主,人均收入只有一千多元钱。为了改善这种经济极度落后的现状,1998年应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