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2022年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8]
2022年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8]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等400个村被确定为2022年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
村旁大塆内一片田垟,故名。里垟村原称里洋村,解放初属莒江乡,1952年属里洋乡,1956年属筱村乡。1958年建立里洋生产队,属筱村公社筱村生产大队;1959年2月属筱村公社筱村管理区;1961年9月改为里洋生产大队,属规模调整后的筱村公社。1983年2月属玉溪公社。1984年5月改为里垟行政村,属玉溪乡。1992年5月玉溪乡撤销,并入筱村镇。里垟1村……。 |
库村是泰顺古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有记载的开村历史已有1200多年,背山面水,村后群山环绕,传统建筑37000平方米。库村古村落座北朝南,建在缓坡上,背靠青色的连绵山峦——白云山,左右群山环抱,苍苍郁郁满是树木,村南库水溪曲折西流,村前有新浦溪蜿蜒流过。古村落布局沿袭唐宋时期的特色,其别具一格的鹅卵石地面和山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世英门为界,村落分为两个小村,东为吴宅……。 |
此地由翁姓肇基。翁地村解放初属章成乡,1951年属严山乡,1956年属仕阳乡。1958年为严山生产队一部分,属仕阳公社仕阳生产大队;1959年2月起属仕阳公社仕阳管理区;1961年9月析建为翁地生产大队,属规模调整后的仕阳公社。1984年5月改为翁地行政村,属仕阳乡,1987年5月属仕阳镇。一直沿用至今。翁地村……。 |
彭溪村基本情况彭溪镇彭溪村地处泰顺县东南部,浙、闽两省交界,是彭溪镇人民政府驻地,西距县城44公里,东离分水关15公里;区内多为丘陵地貌,山峦叠翠,溪涧纵横,山水资源丰富;全年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境内土质宜于种茶,为我县著名的产茶地区,“香菇寮白毫”是浙江省名优茶,享誉国内外。彭溪村为原彭溪内村、中村、外村、昌基、板山、碇步脚、沙溏等七个行政村合并而来,下辖自然村数达28个,村民小组55个;全村区……。 |
村前有山岭“面前岭”,故名。原面前岭、莨衣山、竹林头3村解放初属大安乡,1951年属峡屿乡,1952年属屿洋乡,1956年属西洋乡。1958年分别建立面前岭、莨衣山、竹林头生产队,属大安公社西洋生产大队;1959年2月起属大安公社西洋管理区;1961年9月改为面前岭、莨衣山、竹林头生产大队,属西洋公社。1984年5月改为面前岭、莨衣山、竹林头行政村,属西旸乡;1996年12月属西旸镇。1992年重……。 |
古称“龟岩”,张姓聚居后改称“张宅”。原张宅村解放初至1958年均属三魁乡,1956年建农业生产合作社取名“红新”;原金家坑村解放初属三魁乡,1952年属刘黄乡,1956年属三魁乡;原塔头村解放初属洪村乡,1951至1958年属夏炉乡。1958年张宅、金家坑村合建张宅生产队,属大安公社三魁生产大队;塔头村建立塔头生产队,属大安公社夏炉生产大队。1959年2月分别属大安公社三魁管理区、夏炉管理区;1……。 |
竹里畲族乡竹里民族村位于泰顺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0公里,离52省道1.54公里。全村总面积14.73平方公里,辖25个自然村,31个村民小组,450户计1404人,其中畲族人口804人,占总人口的61%,是乡政府所在地村,也是竹里畲族乡人口最集中的行政村。竹里村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提倡土地流转,发展优高农业,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先后引进了农业开发公司2个;2011年成功实施“生态公益林森林经营碳汇项……。 |
后谢村自今年以来,村党支部认真学习和实践群众教育路线,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号召,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延伸活动链条。村党支部根据村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将活动内容落实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如公路问题,饮水问题,排水用电问题,河水治理问题等等。村党支部积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得到广德人民的用户和支持。村党支部会继续努力,为人民多做实事。……。 |
南下村为矾山镇的中心村,人口2762人,村域面积1.98平方公里,由原南下、龙干、街路、白岩四个行政村撤并而成。村民一半以上外出从事井巷业,其余的大多以种植业和个体商贸业为生,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6300元。南下村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搞走过场,按照“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努力当好党的政策宣讲者、村情民意调研者,解决帮困服务……。 |
建政时,为莒溪乡大峨村。1952年为大石乡大峨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大峨高级社。划归莒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定名莒溪管理区大峨大队。1961年隶属莒溪公社。1984年改称莒溪乡大峨村民委员会。同年11月改称莒溪镇大峨村民委员会,2011年5月份乡镇撤并后,划入桥墩。2016年,增设莒溪镇,归莒溪镇管辖,批准文号温政函〔2016〕23号。大峨村……。 |
以村内有历史悠久、人文遗迹众多,是旧时浙闽往来的交通要道的梅峰古道得名。2019年苍南县村规模调整,黄坭岙村、梅岭下村、梅岭头村、十八步村合并成梅峰村。梅峰村:由原梅岭下、梅岭头、黄泥岙、十八步等4村合并而来。……。 |
古溇口,五代吴越国创兴善寺,宋以前兴市,有石拱桥“尚义”,又名“义高”、“义皋”。1935年后属义皋镇、义和镇。解放初先后属义和镇,义皋乡。1958年建义皋大队,属太湖公社义皋管理区,1961年属太湖公社。1984年改村属太湖乡。1999年10月随乡并入织里镇。义皋村……。 |
庙兜村位于织里镇东部。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321人,共615户村民,党员44名。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为:2048亩,水田:1771亩,桑地:497亩。村内交通便利,200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005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5002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169元。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市、区、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 |
因处轧村港西得名。港西村,解放初属恰济乡、轧村乡,1958年划入太湖人民公社,属轧村管理区,1961年建立罗姚、轧西、水产大队,属轧村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撤队建村改为罗姚、轧西、水产三个行政村,属轧村乡人民政府管辖,2001年由轧村罗姚村、轧村轧西村、轧村水产村、轧村居委会合并为织里镇港西村。港西村……。 |
妙山村位于吴兴区妙西镇西南部,地处妙西镇霞幕山风景旅游规划区内,全村区域面积9.07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共有476户农户,1358人,村党总支共有党员56名,全村拥有耕地面积2252亩,其中水田1582亩,园地278亩,山林10992亩(其中毛竹林4568亩,笋山1963亩)。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竹笋产业,养殖业,(养鸡、养鸭,)种植业(白茶,果木,香菇等)。2014年度集体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