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杉阳村 杉阳史称“杉木和”,为南诏蛮的夷语。杉树,夷语为“杉木”,山坡,夷语为“和“,意为长有杉树的山坡之意。因杉树长于山之阳坡,所以也称“杉阳”,故而得名。 |
2、普棚村 因历史上有马帮在此食宿,盖了几间茅棚,而得名普棚。 |
3、阿海寨村 相传此地曾是一片湖泊,远处看像一片大海,水干后在此建寨子,而得名阿海寨。 |
4、岩硐村 该地山上石灰岩较多,有溶洞而得名岩洞村。 |
5、兴隆村 1989年7月份自小寨村分离出来,寓意以兴隆旺盛,而取名兴隆。村委会因此得名。 |
6、永和村 永和的得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因当时居住的人民当时受到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影响,生活条件十分困苦,望日子永远和谐平安,而得名永和;第二种因此村与杉阳街历史上有宿怨,1911年开街后,结束了两村的纠纷,永远和平共处,而得名永和。 |
7、金河村 本村旁的一条河流发源地在金光寺脚下的金箐河,且河中产沙金,因此命名为金河。 |
8、松坡村 松坡因该地松树多而得名松坡,村民委员会因此得名。 |
9、盘龙村 因本村坐落在盘龙山,故名。 |
10、抱龙村 抱龙有一个出水很大的地方,名叫祭龙处,祭龙处有两座山环抱,一座山叫龙头山,另一座山叫凤凰山,两山环抱一条龙,因此取名叫抱龙。村委会因此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