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494个) |
胜芳镇,位于东殿溢流洼,中亭河北岸、距北京120公里,东邻天津35公里,属河北省霸州市管辖。镇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设39个街村,常住人口8.7万,流动人口3万余人。历史上曾以风光秀丽,物产富饶,水岸码头,商贾云集而驰名。2003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00.92亿元,财政收入1.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9元,银行存款达22.85亿元,银行放贷达14.1亿元,用电量达5……。 |
武家营村地处保定市蠡县东北部,是著名的保定市基层组织规范化运行示范村、“百面旗帜村”。全村拥有各类企业150多家,其中固定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0多家。全村村集体年收入1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万元。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五好文明家庭户创建深得民心,建设文明户达90%以上,邻里和谐,是连续多年的全国文明村。群众业余生活丰富,村内有篮球队、乒乓球队、大鼓队、秧歌队等。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
大汲店村地处南二环、西三环交汇处内侧,全村现有960户,3881人,党员73名,村民代表58人,占地面积4400亩,耕地面积3400亩。自2011年在村东建立居民小区,共18栋1174户,物业管理完善。该村支柱产业为造纸、包装、商砼。重点企业三家,分别是三联纸业公司、三联包装、鑫鹏砼业。支部书记张东河。该村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优雅,系“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村”……。 |
钮店村林木覆盖率为32%,有1000亩的苗木基地,改造沙荒地4000亩,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设沼气池,实现了沼气化。2008年投资建起了全市一流的镇综合文化站。创业发展进步,得到了充分肯定,-总理曾在1998年6月亲临钮店村视察工作。2009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
小屯村位于献县县城东5公里,距河城街镇政府1.3公里,西邻八屯村,南邻河街村,面积为4平方公里。该村共有人口1110户4200人,耕地4800亩。村内现有党员138人,村两委班子20人。主要街道实现水泥硬化,安装路灯180盏,5000平米的文化广场。……。 |
小圈村在运河区小王庄镇城乡结合地带,小圈村共146户,耕地287亩。据查,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满族人来此圈地建村,因村小,故村名为小圈。该村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走在全镇前列。小圈村曾经四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还是“全国建设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村(镇)”。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小圈村是发展集体企业奔小康的典型,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小圈人就开始了创业,经……。 |
被称为“冀东南第一村”的北内漳村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曾是冀鲁豫党校所在地。现全村有600户、1700人,耕地4500亩,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小康示范村”和“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2013年还被评为首批“河北省美丽乡村”。改革开放后,北内漳村靠兴办企业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目前,村年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村办企业北内实业集团生产的汽车内装饰板闻名全国,先后为天津……。 |
当时,为皇窑厂运砖,设立了北、南两个车队,在车队旧址处立村后,遂取村名北立车、南立车。南立车村位于武强镇北偏东9.85公里处,2018年全村342户1450人,耕地2600亩。该村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小康建设示范村”。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省、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该村建有天主教堂,是县内天主教最早活动地点。……。 |
前南峪村位于邢台市信都区西部60公里的太行深山区,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全村476户,1461人,党员103名,耕地746亩,宜林山场8300亩,人均6分田,7亩山。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前南峪村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从植树造林、治山治水开始,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由荒变绿、由绿变富、由富变美的“太行山道路”。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全村32座山头、10条大沟、72条支沟8000多亩山场……。 |
亦名栾县、栾堰,传古称长寿店,后因附近村民(或窑工)起事,官府派一栾姓将军前来镇压,事平后在此村卸甲身亡,官府就将村名改为栾卸。栾卸村位于沙河市西部,全村832户,3033口人,102名党员。改革开放以来,从依赖地下矿产资源向地上绿色经济转型发展,先后建成恒利集团工业区、恒利庄园居住区和万亩银杏林生态区,走出一条“科学绿色发展、村民共同富裕”的成功之路。……。 |
东留善固村是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的故乡,属临西县下堡寺镇管辖,有土地7500亩,其中耕地3250亩,有660户,2830口人。该村建成联体别墅、单元居民楼5万多平方米,大街小巷全部美化、绿化、亮化、硬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玉兰学校是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居全县农村小学榜首。2016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35亿元,固定资产2.3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1040万元,人均收入近万元。 ……。 |
磁山镇位于武安市西南部17千米,辖23个行政村,7259户,2.5万人口,耕地面积2400公顷,总面积68平方千米,有完整的交通、通讯体系。辖区内有冶金部2672工厂、峰峰矿务局万年煤矿、北京铁路局磁山机务段等8家省部属企业,经济实力雄厚。1984年撤乡建镇,1994年率先跨入“小康镇”行列。磁山镇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7500年前的“磁山文化”就发祥于此。该镇自然资源丰富,铁矿、煤炭、石灰石、花岗……。 |
位于池坪东部,故名。东巷村……。 |
北固碾村地处太原市大同路北段,隶属尖草坪区迎新街道办事处。全村有土地4820亩,其中耕地2947亩,住宅、学校、企业及其它公共设施占地1873亩。农业人口3652人,另有城镇户口、暂住人口近千人。 村里农业以种植温室蔬菜、苗木为主,也有少量粮食、葡萄等。村也是一个多种经营的有企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活不断改善。2010年净收入2273万元,可分配收入3398万元,农民人均所得8……。 |
因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而得名。云冈名称最早出现在明代,云冈指武周山最高峰,见于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修云冈堡记》。云冈石窟,原名石佛寺,明正德《大同府志》卷2土堡载:大同前卫有石佛寺堡,石佛寺堡后称云冈下堡。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因此堡地形卑下,北面受敌,筑新堡于北崖,称云冈新堡或云冈上堡,现存。1949年,属大同县;1953年云冈成立乡政府,属大同市第三区管辖;1954年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