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加快我市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我局开展2021年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认定工作。经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遴选推荐、市农业农村局审定,认定新罗区适中镇象山村等34个村为2021年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对原已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的70个村补认定为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
砂睦村:名特优产品:下都沙田柚、砂睦手工团籽茶。劳动人情况:全村拥有劳动力1160人,转移输出劳动力550人,待转移劳动力200人。 砂睦村是下都乡第二大行政村,距离县城46公里,距乡政府6公里,东与本乡的佛坑村、象栏村相接,西与保安村及广东蕉岭南寨镇的洋山村毗邻,南与和睦村接壤,北连中都镇的瑞香村,省际公路(稔田—南寨)穿境而过。全村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辖联星、五星、新明星、群星四大片,12……。 |
将军村位于岩前镇政府以南,是岩前的一个边远的革命基点村。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12户1248人,党员52人。全村共有耕地1232亩,人均耕地1.03亩,全村山林面积37230亩。东面与本县象洞接壤,西邻广东蕉岭,交通便捷,距国道205线10公里。2013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374.6万元,村财年收入约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10元。主要农产品:马铃薯、食用菌、大豆、李子等;村内……。 |
田背村位于武平县城往北205线21公里处,全村下辖13个自然村,设立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13人,现有林地面积14170亩,其中省级生态林面积6047亩,耕地面积1717亩。我村地处武北南大门,大部分的群众居住在205线两旁,以传统方式耕种水稻、烤烟和蔬菜等农作物,主要经济来源大多依靠外出务工、县城周边地区打零工以及种植业。近几年来,先后荣获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文明村”、省级“五个好……。 |
驻村所在地自然村为安丰,故名。宋设安丰乡,统丰田等六保。明属归郡里。民国时期设安丰保,属中正区(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廖步云等农民赤卫队员跟随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建国后,设安丰村,属中正区,1952年为安丰乡,属武东区。1955年并入上中区。1956年并入丰田乡,1959年属武东公社。1960年划入中堡公社。1961年单独设安丰大队,属丰田公社。1965年属武东公社。1984年成立安丰村……。 |
江坑村位于武平县桃溪镇西北方,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原省道205线贯村而过,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202户903人,土地面积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845亩,林地面积为11030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和不锈钢产业。种植作物有水稻和茶叶为主,其中茶园面积200多亩,我村始终把发展生态型产业作为推进新农村战略举措和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 |
光彩村位于闽粤交界处,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省定革命基点村7个,1928年冬0武平临时县委在我村张天堂成立,1929年9月,举行了“光彩-”,打响了武平人民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被誉为“二十年红旗不倒”,从这里走出了陈仲平、谢毕真等一批革命先辈。全村辖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80人;设党员中心户6户,党员66人,其中女党员8人;村两委干部5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216亩,林地面积33600亩。主要……。 |
武平县东留乡桂坑村位于闽赣二省交界处,与江西会昌、寻乌二县毗邻,距县城35公里,省道309线贯村而过。桂坑市场是武平重要的边贸重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农民赤卫队在桂坑文昌宫,与-反动派、地方民团之间发生了惨烈的战斗。桂坑全村的山林面积2.1万亩,耕地面积1525亩,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0人。全村的主导产业有粮食、无公害蔬菜、水果、花卉(富贵籽、红豆杉)、仙草、食用菌等。2011年……。 |
三洲村位于长汀县城南34公里,距龙长高速公路河田出口8公里,是三洲镇政府集镇所在地,也是三洲镇万亩杨梅基地的核心村。全村总土地面积10443亩其中耕地面积2704亩,林地面积7739亩。三洲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四面环山,海拔低,在240-560米之间,为盆地地形。山地多为低矮的缓面地貌,为酸性岩红壤,耕地以砂壤土为主。地势较平坦,光照充足,年均温度在18.8-19.2℃之间,年均降雨量15……。 |
南坑,一个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村名不断在耳畔叩响时,双脚便情不自禁迈向这个久违的村落。映入眼帘的是村子青山环抱,明亮清澈的小溪从远山深处潺潺而来穿村而过。溪的两岸阡陌纵横,庄稼四季常熟,农家别墅依山而建,小桥流水静谧农家,“农民之家”、体育场、古木桥、公园等错落有致,太阳能路灯沿路整齐化一,沿着乡村小道望去,整个村落象一条长长的平坦的狭谷,行走在村中,犹如走进了一幅水0融的水墨画里。 南坑村距长汀县城……。 |
长汀县古城梁坑村地处闽赣边界,是革命基点村,全村264户1112人,耕地仅602亩。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成立了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村干部、热心公益事业人士、拆迁户代表等组成的新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具体负责新村建设的运作和实施,村两委只负责监督和指导,做到拆旧建新“五统一”,即统一制定拆迁方案、统一评定房屋补偿和用地标准、统一规划设计房屋样式、统一装修风格、统一建设附属工程,不占用一寸耕地。……。 |
由南山塘转变而来,由于地处河田南部且低洼积水,村中常象一口塘一样,所以称南塘。解放前属为河田乡,解放后河田区,公社化后成立南塘大队,1984年体制改变,改为南塘村民委员会。南塘村地处河田镇西南部,距河田集镇约5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共1033户总人口数3634人。党员72人,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面积2015亩,林地面积5775亩。2012年村人均收入6724元……。 |
这里宁静悠远,这里水明山秀,这里漫山翠绿,这里鸟语花香。梅迳村,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小山村。梅迳村位于长汀县濯田镇东部边缘,东与涂坊丘坑为界,南邻本镇长兰,西接路潭,北与刘坊交汇,区域面积14.5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村,310户1389人。全村拥有林地18005余亩,属林业大村,森林植被保护良好。全村共有耕地1001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槟榔屿等,2012年人均纯收入7211。梅迳是我党创始人之……。 |
相传古代此地溪南是一片小竹子丛生,形似竹排,取名竹排。又曾以涂料姓在此开基,取名营上。约宋绍定年间以溪流是上游大小支流的总汇,形似两川,名朋川。再据传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由于护卫过此歇足时,于夜晚看到明月高照,两溪倒映似两月又合一口,随即道出”两月为朋字也“,从此改名为朋口。2015年7月朋口村新设立三个行政村,朋东村寓旭日东升、紫气东来、朝气蓬勃,充满希望之意,故名。原属汀州府河源里,宋绍兴……。 |
此地原温姓开基,名温坊。传在南宋末年文天祥过此,其将军项念一郎留居温坊,到明朝温姓有女嫁与项姓,项姓逐步兴旺,至清朝有人连续三代考上秀才,文秀才多,武秀才也有13人,温姓逐步衰落,便迁去梅村,故改为文坊。原属汀州府河源里,宋绍兴三年(1133年)连城置县后隶属河源下里,明清沿袭,1929年为新泉县朋口区文坊村苏,民国23年为朋口镇文坊保,1949年属光明区文坊村,1952年为朋口区文坊乡,1957……。 |
林坵村概貌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林坵村系连城县林坊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连城县西部,座落在苍山峻翠的笔架山下,距县城3公里。西与陂桥村交界,与林塘村、塘坵村相连。 【村落与居民】现有人口968人,246户,13个村民小组。 【村居概况】林坵村旧属林坊大队,体制改革后,分别成立林坵、林塘、塘坵三个行政村。始祖伯八公原居南平剑州虞栏阁,宋末避乱,隐居清流螺村南山下,后裔孙六十郎公于元朝至元甲子由清流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