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市西南部河套平原的源头,东依黄河,北靠阴山,西邻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3677平方公里,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为主,素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常住人口8.53万人,有汉、蒙、回、满等24个民族。全县辖5个苏木镇、5个农场公司,县境内驻有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内蒙古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县政府所在地巴彦高勒镇。
地域面积:总面积367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为主,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
海拔:境内平均海拔1047米
黄河:黄河流经县境52公里,年引黄河水量3.66亿立方米
沙漠:境内乌兰布和沙漠占地426万亩
湖泊:160多个,超过百亩的湖泊146个
耕地:165万亩
林草:覆盖率37%
人口:总人口10.79万人,常住人口8.53万人,有汉、蒙、回、满等24个民族
磴口县地处北纬40°农作物黄金种植带,土地肥沃,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水土光热组合优势在全国首屈一指,独特的气候特征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和糖分积累,适宜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8.8℃
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
年均降水量:143毫米
平均风速:7.15米秒
年均蒸发量:2493毫米
最大冻土深度:97厘米
年均无霜期:159天
交通区位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市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的交界处,处于呼-包-银-兰经济带中心位置,毗邻蒙西能源化工集中区和呼包鄂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是自治区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协作区的成员单位。境内集聚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要素,构成了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将磴口与全国各地紧紧相连。
公路:G6京藏高速公路、G7京新高速公路、110国道穿境而过;
铁路:包银高铁磴口西站、包兰铁路巴彦高勒站及货运站位于境内,临哈铁路穿境而过;
航空:国内主要城市航班当日通达,距乌海机场70公里、巴彦淖尔机场90公里、银川机场260公里、包头机场320公里。
水资源充沛
黄河对磴口县情有独钟,从上游一路奔腾而来,在磴口县52公里境内,舒广袖,舞长裙,在乌兰布和沙漠泼洒出160多个湖泊,造就了名副其实的“百湖之乡”。
磴口县水资源丰富,全县年平均水资源储量约6亿立方米,有亚洲最大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全县水域面积24万亩,湿地面积6.5万亩。充沛的水资源为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态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土地资源丰富
磴口县土地总面积552万亩,其中耕地165万亩,境内乌兰布和沙漠占地426万亩,黄河水灌溉渠系纵横交错,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少有的有水沙漠。有80余万亩土地可用于发展新能源产业,可开发量超过2400万千瓦。按照国家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布局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将落点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