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镇安河村位于镇政府西北处,地处丰乐河上游,属于半岗半圩地区。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490亩,共有13个村民组,总人口2100人,户数605户,一个卫生站。花新路穿村而过,“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砂石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全村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水生蔬菜种植。现有苗木园200多亩,莲藕种植450亩,1个养猪场,2个养鸡场,并加盟了温氏集团。设立党支部和村委会各……。 |
1949年,属安国区西阳乡,1958年9月隶属东风公社,1961年为西阳公社安河大队,1983年人民公社改乡后称西阳乡安河村村民委员会,1984年属西阳回族乡安河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8月平凉市撤市设区成立崆峒区人民政府,随之更名为平凉市崆峒区西阳回族乡安河村村民委员会。安河村……。 |
安河村是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扶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981118204。 |
安河村位于岩孔镇政府12公里,东面与遵义县相邻,全村有耕地面积2084亩,田土各一半,共有605户,2286人,其中少数民族169户,512人,有党员50人,其中女党员3人。森林覆盖面积1300多亩,有12个村民组,村干部4人。--人口总数:2286人 农业人口:2275人非农业人口:11人--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4.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发展口号:--所……。 |
传由杨庄、王庄、安家庄和东家洼四个小村发展而成,原名安合,后写为安河。安河村位于柴关乡东北之平坦山岭,乡政府驻地东北部6公里处,御通线穿村而过,东距沙河市区32公里。现有人口2939人,806户,党员62人,双委干部5人。村域面积3.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00余亩,山坡7000多亩。村委会成立于1982年12月。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为传统庙会。……。 |
南城乡安河村位于南城乡政府西北5公里处,全村共有210户,人口685人,党员28人,耕地面积1120亩。村两委干部5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交叉一人。该村地处丘陵,耕地多为旱地,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因耕地收入较低,主要以外出打工为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为4500元。村经济基础较弱,无集体经济收益,该村地理位置较偏,无主要干道经过,交通不便,借土地整理之际,主要道路全部得到硬化。目前村情稳定,矛盾……。 |
早年,此村盖了一座“白衣菩萨堂”。《法华经》说菩萨有“三十三身”,白衣菩萨是其中一身。民间传说拜白衣菩萨可消灾延命,保家人平安,保妇女平安生子。村旁又有一常年流水的小溪,起名安河。此村现存明崇祯三年(1630)白衣菩萨堂石供桌上文字表明,当时此村称安河。清乾隆三年(1738)《安阳县志》有“安河“。1949年设安河村。1958年9月,改为安河生产大队,属许家沟公社。1977年3月,划归新建的磊口公……。 |
以驻地东北方向的“安河”而命名。清朝中期属荆门州平泰村管辖;清朝光绪年间属荆门州西北乡管辖;民国时期为第七保,属苏黄乡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烟墩区苏黄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柳河初级合作社,属柳河乡管辖;1957年成立金山高级社,属柳河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金山大队,属袁集万能人民公社管辖;1960年11月设立荆门县烟墩区,设立小公社,属烟墩区安团……。 |
辖区临西沙河,企盼河水不泛滥,人们安居乐业。故而取名安河。1949年为安河村。1958年建安河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安河村村民委员会。安河村:位于归仁镇东北7公里处。……。 |
安河村建于清同治八年(1870),因地处河边,取平安之意而得名。1958年,因大队驻地安河而得名安河大队;1985年,改称安河村村民委员会。2014年将安河村民委员会、桥沟村民委员会、马山村民委员会合并,成立安河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安河村……。 |
安河村位于陈区镇东北三公里处,现有人口897人,共220户,村共有土地800余亩,其中耕地720亩,主要种植玉米,大豆,薯类作物,另有果树十余亩,蔬菜大棚七十栋,村中主导产业是种植,今年村中新建日光温室七十栋,准备种植各类蔬菜,经济类作物,另外还有养猪,养兔,养鸡等各类养殖业。村上共有支村委干部5名,其中支书主任一肩挑,党员28名,村民小组4个,村民代表13名。……。 |
地处原延安(大队)与河中(大队)对面相邻,各取一字。1950年5月安河为六村联,1956年8月撤区并乡,安河乡下辖安河高级社,1959年下设安河管理区,1961年4月设安河生产大队,1962年1月改为安河小公社,1984年3月至1988年称为安河乡,1988年3月至2000年10月称为安河办事处,2000年10月至今称为安河村委会。安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