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内有棵一百年的柏杨树,故名。解放前夕为7保,1952年土地改革时命名为柏杨村,1958年公社华时为1管区,1962年改名为1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柏杨大队,1984年改名为柏杨村,2007年底机制体制改革由原柏杨村、白水村、向家湾村三村合一取名柏杨村,沿用至今。柏杨村……。 |
此地多种植柏杨树,故名。石场乡柏杨村共850户3230人,其中青壮年1026人,50岁以上514人,全村妇女883人,在外务工青年472人。产业结构,以种植玉米、水稻、烤烟为主,烤烟连片种植规模大,采矿、农产品加工、养殖等发展较快。柏杨村地处洛带镇北面,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5余亩,辖1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325人,1415户,富余劳动力300人,主要发展第一、三产业,村集体经济主……。 |
柏杨村是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嫘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723121999。 |
境内有一地名柏杨湾,村名遂借取湾名为名。1945年属大坝乡辖,1950年建政迎安乡,村属迎安乡辖。1958年并置为铁清公社,村名柏杨大队,属铁清公社辖。1962年,铁清公社改大坝公社,村名柏杨大队,属大坝公社辖。1981年大坝公社更名为迎安公社,村名柏杨大队,属迎安公社辖。1984年撤社设乡,迎安公社改为迎安乡,村名改柏杨村,属迎安乡辖。1992年撤乡并镇,迎安乡并入迎安镇,村名柏杨村,属迎安镇辖……。 |
因境内有一山弯,原长满柏杨树,故而得名。解放前属于靖远乡管理,解放后于1953年属于麻柳乡管理,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称红旗公社六大队,1961年后称柏杨大队,1984年,改设村委会,并由乡镇府命名并报县政府批准成立。柏杨村……。 |
柏杨村是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2002104999。 |
柏杨村是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云顶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11922132999。 |
当地有一柏杨庙,庙前有颗大柏树;村名遂借取庙名为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柏杨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柏杨管委会,又称四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柏杨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复名柏杨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柏杨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柏杨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柏杨村村委会。1993年以前归达县地区巴中县管辖,1993年7月……。 |
柏杨村是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725103999。 |
村内有一小地名为柏杨湾,是原柏杨乡的驻地,村名即以原乡名命名,故名。解放前属大乘乡第10保,解放后1951年属前进乡白坪村,1958年公社化时属大乘公社柏杨管理区,1961年体制下放后属柏杨公社柏杨大队,撤公社改乡镇、撤队改村时更名为柏杨村。2020年5月14日村建制调整,撤销杨柳村,以原柏杨村、原杨柳村所辖范围合并设立柏杨村村民委员会,属大乘镇辖。柏杨村距大乘镇场镇3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辖8个……。 |
柏杨村是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中都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529102999。 |
柏杨村是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新市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529101999。 |
柏杨村是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九丝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528107999。 |
柏杨村是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822107999。 |
此地曾生长有许多白杨树,村名遂借取植被名为名。民国9年更名为王家乡,成立柏杨村;1956年2月,王家、三河、文化3个乡合并为王家乡,柏杨村归王家乡管辖,1958年成立王家人民公社柏杨大队;1984年将王家人民公社柏杨大队更名为王家乡柏杨村,成立柏杨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三溪乡(原三河乡)与王家乡合并,并更名为王家镇。2019年11月12日,撤销大祥村,并入柏杨村。柏杨村位于王家镇南方位约3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