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庄村全村501户、1906人,耕地面积2621亩,人均1.38亩。该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靠大田作物种植、温室大棚、畜禽养殖和外出打工。……。 |
孙氏镇八里庄村位于孙氏镇西北方向,村内人口930人,耕地面积230.38公顷,村民以务农为主,村两委班子成员3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1人。……。 |
八里庄村位于冀州镇东南方向,距镇政府2.5公里,全村230户,780人,党员33人,0个小队,耕地共1200亩,全村收入以种植农业常规作物为主。……。 |
始建于东汉,因地处通衢要道,西南距蠡吾县城八里,故名八里庄。八里庄村位于博野县北部,毗邻保衡路,,村内有800余户,人口共计2700余人,耕地面积达3000余亩,村内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苗木、瓜果蔬菜,村内有瓜果蔬菜交易市场,苗木、瓜果蔬菜经纪人较多。 ……。 |
八里庄村位于枣强镇东北部距离县城3公里,现有167户567人,现有党员32名两委班子5人,主要产业为种植,及加工!。……。 |
八里庄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3.9千米处。距市中心12.6千米。东南与后街、西刘庄相邻,南与周庄接壤,西与仙庄毗邻,北与唐洼接界。村庄呈团块状分布,占地1638.23亩。有513户2121人,有汉族、回族。村内有平房765栋,部分为砖木结构起脊挂瓦,部分为土房挂瓦。建有楼房17幢、别墅22幢。有清真寺1座,有小学1所。全村有耕地4399亩,适宜种植小麦、高梁、玉米等农作物。有鸡饲料厂、养鸡场。工业以五……。 |
八里庄村位于县城北八华里,故起名八里庄。面积约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64人,现有党员34名,两委班子5人。村里有铸造厂2个,大部分村民以打工为主。……。 |
八里庄村共115户,总人口402人。村街耕地面积共计1090亩,林地面积400亩,人均耕地面积2.75亩。村街主要产业为农作物玉米种植;一家专业合作社;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打工、种地。……。 |
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因位于濮州(今濮城镇)东八里处,故名八里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按方位更名为西八里庄。1949年属平原省濮县三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山东省濮县三区。1956年属山东省濮县杨集区。1956年撤销濮县并入范县,属山东省范县杨集区。1958年设立杨集公社八里庄大队。1964年范县由山东省划归河南省,属河南省范县杨集区。1968年区改公社,属杨集公社八里庄大队。198……。 |
清雍正年间,夏姓从夏楼移此建庄,因距县城(秣陵镇)八里,故名八里庄。后焦、黄、师诸姓先后迁入,村名未改。1949年属项城县第一区。1951年属项城一区。1952年属五里窑乡。1953年属虹河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5年成立八里庄生产大队,属城关公社。1972年属老城公社。1983年改为八里庄村民委员会,属老城乡。2005年,老城乡并入秣陵镇,属秣陵镇。八里庄村……。 |
清康熙年间由石楼迁来,取名新石楼。后因距范县县城八里,改名八里庄。1949年属平原省范县一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山东省范县一区。1956年属山东省范县城镇区。1958年设立颜村铺公社八里庄大队。1964年范县由山东省划归河南省,属河南省范县颜村铺区。1968年区改公社,称颜村铺公社八里庄大队。1983年公社建制撤销,属颜村铺乡。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设立颜村铺乡八里庄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 |
传清初,八里庄村为一片盐碱不毛之地,当时,西马上村一户姓袁的人家,搬到此处熬碱淋盐,用茅草搭起一座草庵,人们称之为南庵,以后发展成十几户人家,取名为南庄。(如今仍有南庄之称),后因距内黄县城八里路,改为八里庄,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内黄县志》载有八里庄。1950年设村。1953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高级社。1958年成立八里庄大队,隶属马上公社。1984年成立八里庄村民委员会,隶属……。 |
明代,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定居,距县城八里,故取名八里庄,故名。1949年,设立平原省,属平原省清丰县第一区。1950年,属平原省清丰县第八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河南省清丰县第八区。1955年,属柳格乡。1958年,为柳格人民公社八里庄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为柳格乡八里庄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建镇,为柳格镇八里庄村民委员会。八里庄村……。 |
明崇祯年间碑文记载:原系明洪武时秦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又因距府城门八里,取村名“秦家八里庄”,清时简称八里庄。1948年属汲县第四区。1955年属柳庄乡。1958年为八里庄大队,属柳庄公社。1983年为八里庄村民委员会,属柳庄乡。八里庄村……。 |
八里庄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魏邱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726202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