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柳杜乡北社村位于清徐县西南端,距县城13公里,西北与交城相邻,西南和文水接壤,全村现有人口1868人,550户,耕地2576亩,主要以种植梨树、玉米、葡萄为主,现已种植梨树700亩,葡萄210亩。全村共分设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共7人。 近几年来,北社村在柳杜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两委”一班人团结务实,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村庄、和谐社会,村庄各项工作取得了全面快速……。 |
因村址在原中社北面,故名。1958年8月,设立北社村生产大队;1984年5月,撤销北社村生产大队,设立北社村民委员会。2017年,根据盂政办发【2017】111号文件通知,原细河村并入北社村,撤并后村名为“北社村”。北社村全村人口672人,户数233户,耕地面积2835亩,劳力215个,人均收入4837元。……。 |
北社村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南村镇北一公里处,距晋阳高速公路0.5公里,距207国道1公里,距市区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以村民委员会驻地命名,辖北社、鸦沟两个自然村。北社地处集镇,旧时几村群众合议,在此村修一李卫公庙,并结社祭祀,又位于几村北面,故名。鸦沟地处集镇1公里处,因位于山沟中,两侧山坡岩石多呈乌黑色,初名乌鸦沟,简称鸦沟。现有300户,920余人,党员32人,总耕地面积685亩,人均……。 |
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北社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北社村生产大队、北社村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北社村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复名北社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北社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北社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北社村村委会。北社村……。 |
据传,明姜由昏羌演变而来,羌是随夏禹治水的戌羌族,大多居住在霍泉上游,与汉人杂住一起,以农为主,因其鲁莽,汉人称为昏羌。后来他们帮助武王伐纣,在介休打败周羌。春秋时又与晋兵合作击退秦兵,有了社会地位,改称为明羌,由于羌字不雅才改为明姜。还有一种说法:相传这里干旱少雨,庄稼常年收成不好,有只黑猪便从现在的霍山脚下的河中往这个方向拱出一条渠,到了现在的地方,天刚明,便叫“明角”,后来不知何故,改为“明……。 |
北社村概况北社村位于平顺县西部台地15公里处,北距潞城,南壤壶关,居成小线、长李线的交叉地段。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平顺县的主要产粮区,全村3012口人,耕地面积3400亩,人均收入2240元,北社村现有中学一所,学生400多人,现有小学一所,学生600余人,现有县级卫生院一所。北社村是乡镇的文化中心、经济中心。近年来,北社支、村两委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