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村地处四面环水的江心洲长沙乡中心部位。14个村民组,470户,1670人。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四个党小组,支委三人,村委三人,村支两委交叉共计4人。设监督委员会3人,计生专干2人,其中一人由村委兼任。耕地面积2046亩,集体林地面积800亩。农作物主要以棉花、油菜为主。农民收入以青壮中年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农作物出售收入为辅。村集体建设有:村部、党员活动中心、计生服务室、图书室、村卫生室、3.……。 |
该村因村委会驻地在长沙坝,而得名长沙村。1949年初为蚂蟥乡长沙村。1958年更名为长沙管区。1961年改称为长沙大队。1984年改称为长沙村,属蚂蟥乡辖。2001年撤销蚂蟥乡,长沙村归李溪镇管辖。2003年12月撤销红竹村,并入长沙村,隶属李溪镇,名称沿用至今。长沙村……。 |
因辖区处于长河碥至沙子桥之间,以两地首字而得名。1953年取名长沙村,1958年设立长沙生产大队,1984年更为沙桥乡长沙村,1993年撤区并乡建镇时划入龙水镇,2002年区划调整时划归玉龙镇,沿用至今。长沙村……。 |
因境内有较长沙坝,故而得名。1961年,陈家、兼善两社析置长沙公社,辖长沙、大兴、太平等17个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大兴、太平大队分别更名为团石、果平大队;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开,改为长沙村、团石村、果平村;2004年10月,村组建制规模调整时,团石村、果平村并入长沙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长沙村……。 |
长沙村位于康乐镇梅溪河北岸,辖12个社,785户,2896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2名。长沙村党支部在康乐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立足本村实际,突出特色,着力打造以种养殖业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通过学习-思想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狠抓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大力推动我镇……。 |
因其境内有一长沙坝而得名。民国时为任家乡7保,1951年为7村,1952年以境内长沙坝命名长沙村,1958年为任家公社长沙大队,1984年为任家乡长沙村,设立长沙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为任家镇长沙村。有清道光年间的欧家大院子。2002年,长江村与前江村合并。长沙村……。 |
以境内的长沙坡得名,故名长沙村。1961年12月,成立长沙大队。1984年5月,撤销长沙大队设立长沙村,其名沿用至今。长沙村……。 |
因地处长沙溪而得名长沙村,并。清代属于大宁县通城里十六甲,民国时为第四区文峰乡。1949年12月解放后,仍属巫溪县第四区,1961年区划调整后为长沙大队,1984年改长沙村。2001年长沙村和分水村合并成立新的长沙村,成立长沙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长沙村……。 |
因龙河流经境内距离较长,河水平稳,积沙盛多,人们习称长沙河,得名长沙村。1955年合作化时由5个社组成长沙村,1962年公社化时改名长沙大队,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复名长沙村,2002年村组建制调整时桥乡府发〔2002〕96号文件请示,石柱府发〔2002〕199号文件批复,将茨谷村的都岩组、庙坪组、茨谷组和中坪组并入长沙村,沿用至今。长沙村……。 |
因沙头到沙塘地处海边,海水冲刷形成较长的海滩,后人在此建设房屋,故名。原属下沙小公社,1963年分出长沙大队,1968年合并到大沙大队,1979年为长沙大队。1984年,撤销长沙生产大队,设立长沙村民委员会。2020年,随松山街道从松港街道析出,隶属松山街道,沿用至今。长沙村……。 |
长沙村地处闽江口入海口,西面与北面接壤道澳村,南面与琯头镇定安村相连,东面临海,总面积8.2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000多亩,水电280亩,滩涂2220多亩,长沙古称龙沙境,属永福乡安庆里,长沙有长住厝的始于南宋年间,早期移民有王氏、阮氏、庄氏、兰氏族(畲族)等。都在长沙的土地上留下历史遗迹。明朝洪武年间,蒋姓、姜姓迁居长沙,弘治、永康年间,黄姓、梁姓、赵姓先后迁居长沙,景泰年间,林姓迁居长沙,刘……。 |
长沙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1002999。 |
连江县黄岐镇长沙村现有人口1871人,其中0党员63名,村“两委”成员9名(其中支委4名)。 村级综合服务场所于2006年6月由村小学改建而成,混凝土结构,建筑总面积1000平方米,使用面积313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6万元。办公家俱配置情况:有国旗1面,党旗1面,办公桌7张,办公椅7张,资料柜3个,电视机1台,村务党务及科普政策宣传栏12平方米。……。 |
长沙村 村址方位 横沥镇义沙岛东部,地处上下横沥水道之间,东临蕉门水道 下属自然村的名称 长沙、新南 隶属区、镇的治革变化 番禺县横沥镇、番禺市横沥镇、番禺区横沥镇、南沙区横沥镇 村民主要姓氏 梁、陈、黄 面积、户数、人口(2008) 行政面积6.42平方公里,共542户,2130人 经济建设简况 2008年村的总产值为6733万元,全村以农业为主,现有耕地面积3257亩,其中水稻300亩、鱼塘7……。 |
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长沙村地处马宫街道东翼,长沙湾出海口,地域面积3平方公里,厦深铁路、深汕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深汕高速并在村辟有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长沙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全村共828户,总人口3820人。近年来长沙村立足长沙湾养殖资源优势,把养殖业作为村的主导产业,对全村养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向村民发包,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牡蛎、对虾养殖,目前,全村养殖面积达1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