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陈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南近晒谷崖,始名晒骨崖。1953年以陈姓居多,故名陈家。清属归仁里。1936年属蟒川联保。1941年属滕店乡。1951年属第四区。1958年置陈家大队,属蟒川公社。1984改陈家村民委员会,属蟒川乡。2009年蟒川乡撤乡建镇,属蟒川镇。陈家村……。 |
陈姓最早居此建村,名为陈家。又因位于小齐北部,故名后陈。1954年成立后陈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改称后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1958年改称后陈生产大队,属小陈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后陈村民委员会,属小陈乡至今。陈家村……。 |
陈姓最早居此建村,故名陈家。1947年成立穷人协会。1949年改称郑店农民委员会,属郑店乡。1952年改称郑店农民委员会。1958年改称郑店生产大队,属庄头人民公社。1973年从郑店生产大队分出,成立陈家生产大队。1983年改称陈家村民委员会,属庄头乡。2013年乡改镇,属庄头镇至今。陈家村……。 |
从山西洪洞县来了三个陈姓同胞兄弟,给大户扛长工,以赶车当把式为业。兄弟三个吃苦耐劳,都是有名的赶车好把式,并都娶妻生子,在此定居建村,故名把式陈。后演变为陈家。因尉氏县有重名村庄,为区别开,1980年复名把式陈。因村民委员会位于把式陈故名。1969年从门楼任生产大队分出,成立陈家生产大队。1980年改称把式陈生产大队。1983年改称把式陈村民委员会,属门楼任乡至今。陈家村……。 |
陈家村是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24102218。 |
36、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陈家村 1950年属八区通海口陈家村;1958年更名为通海口公社潘场管理区陈家中队;1961年更名为通海口区潘场公社陈家大队;1975年1月属通海口公社毛范垸管理区;1984年属通海口镇陈家湾村至今。陈家村……。 |
陈家村位于鹤峰县五里乡西南部的潼泉片区,地形为自西向东的一片几面陡坡,海拔落差大,山高路陡,地理环境十分恶劣。最高点和最低点海拔分别为1200米和250米,平均海拔900米,属二高山,国土面积22850亩。距鹤峰和走马的干线公路20公里,距五里乡政府40公里。气候为亚热地带大陆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东冷夏热,春旱秋爽,雨热同季,最高气温38℃,常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日照时数为220……。 |
明成化13年(1477)年明政府开通郧阳府官办通信体系驿道在此设小岭铺,属郧县管辖,清朝初期属郧县小岭镇管辖,到清嘉庆(1796-1820)属郧县小岭保管辖,民国35年(1946年)属郧县花果乡民主政府小岭保管辖,1950年属郧县花果区公所大路乡陈家村管辖,1958年属郧县花果人民公社大路乡陈家村管辖,1961年属郧县黄龙区大路人民公社陈家大队管辖,1969年属十堰市黄龙区大路人民公社陈家大队管辖……。 |
陈家村是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小圩壮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129211221。 |
因本村的村民基本为陈姓故而得名陈家村。指此地为陈氏家族居住的村落。1958年属石江公社岩塘大队下属生产队,1984年行政区划改革从岩塘大队分出改制为陈家村属陈家村至今。陈家村……。 |
陈家村是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高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3126202228。 |
【陈家】 Chénjiā 以姓定村名。村委会驻陈家,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31.1公顷,166户,763人。……。 |
【陈家】 Chénjiā 以姓取名。村委会驻陈家,辖陈家、杉木冲、老屋地、张家、小河边、高梁头、半岭山、里管冲、猫仔冲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8.2平方公里,耕地35.7公顷,305户,1258人。……。 |
因此地居住的人大多为陈姓,故名。解放初期属县行政四区,继属五区,1955年改名为李熙桥区。1956年撤区建乡,属李熙桥乡。1958年公社化,属李熙桥人民公社陈家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更名为陈家村。陈家村……。 |
陈家村是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洋塘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023203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