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楼村位于朝阳镇东北部,总人口5259人,1521户,耕地面积9732多亩,21个村民小组,党员83人,村干部10人,辖5个自然庄,是原崔楼村和梁庄村合并的村。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全心全意为村服务、为民服务,积极开展村里的工作,能够认真学习“-”重要思想,-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团结协作,廉洁勤政,规章制度健全,战斗力较强,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 |
村委会原驻崔楼庄,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岳集公社崔楼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原崔楼大队拆分为岳集乡崔楼村、李桥村;1992年3月,崔楼村、李桥村合并为岳集乡崔楼村,2006年区划调整,岳集乡并入铁佛镇,为铁佛镇崔楼村至今。崔楼村概况 崔楼村位于铁佛镇西南,顶浍河,土地面积9563亩,现有人口4362人,党员83名,下辖9个自然庄,17个村民组。2011年初,新建村级活动场所正式投入使用。……。 |
崔楼村是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姚王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224105211。 |
崔姓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崔氏比较富裕,分东西楼院,故得名为崔楼。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后,因重名改为大崔楼。1949年属平原省范县二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山东省范县二区。1956年属山东省范县张庄区。1958年设立张庄公社大崔楼大队。1964年范县由山东省划归河南省,属河南省范县张庄区。1968年区改公社,称张庄公社大崔楼大队。1983年公社建制撤销,属张庄乡。1984年农村体制改……。 |
明洪武四年(1371),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崔姓人家迁此盖楼,后来因分村建新崔楼,故称老崔楼。1913年属高村乡。1928年置车厢保,属第九区。1934年属第五区。1939年复属第九区。1946年属谢集乡。1949年设车厢乡,属谢集区。1956年建车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孙福集乡。1958年改为车厢生产大队,属谢集人民公社。1961年属谢集区田八庄人民公社。1962年废车厢生产大队设车厢人民公社,属……。 |
崔楼村:位于冯桥镇以西3公里处。……。 |
明洪武年间崔、孙二氏迁此,后崔氏为村中望族,建楼房,称崔楼。清光绪年间村落增大,分为两村,以其在前,易今名。1949年属胡襄区唐楼村公所。1955年属胡襄区唐楼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胡襄人民公社。1962年属金楼生产大队。1976年从唐楼生产大队析出设前崔楼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前崔楼村民委员会,属胡襄乡。1997年乡改镇,属胡襄镇至今。崔楼村:位于胡襄镇西南2公里处。……。 |
崔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因有东崔楼、西崔楼,遂取崔楼之名。明代属保安乡二图。清代属归善乡一里。1912属国民党永城县七区、太丘镇太丘乡,人民政权太丘区太丘乡。1950年属太丘区太丘小乡。1956年属太丘直辖乡太丘高级社。1958年属顺和五星人民公社太丘营(四营)。1959年初成立太丘生产大队。1962年属顺和区太丘小公社。1965年属太丘中型公社。1968年属顺和直辖公社。1975年属太丘直辖公社。1……。 |
明崇祯年间,崔氏由县城东北崔庄迁此建楼定居,故名崔楼。1949年属会亭区。1958年属会亭人民公社,名为崔楼村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属会亭乡,名为崔楼村民委员会。1986年撤乡建镇属会亭镇,沿用至今。崔楼村:位于会亭镇东北2公里处。……。 |
清顺治年间,武举崔有丁自夏邑遛马至此,见地势不错,遂迁此居住,后因建楼成村,得今名。1927年属第二区。1957年属火店区。1959年属孔庄人民公社,名为崔菜园生产大队。1975年属韩镇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属韩镇乡,名为崔楼村民委员会。2013年撤乡建镇,属韩道口镇,沿用至今。崔楼村:位于仲楼村西南侧。……。 |
元代末年崔姓居此,并建有小楼房,故名。明属石道保;清属石道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县设八个区属第七区。1936年前后,县划为三个区署,属第三区。1948年登封县解放后,县划为八个区,属第七区。1958年,为石道人民公社崔楼大队。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第二区。1962年撤区恢复公社,为石道人民公社崔楼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为石道乡崔楼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崔楼村……。 |
崔姓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又因本村有一座高楼,而取名为崔楼村。1949年属平原省濮县二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山东省濮县二区。1956年濮县并入范县,改属山东省范县濮城区。1958年设立濮城公社崔楼大队。1964年范县由山东省划归河南省,属河南省范县濮城区。1968年区改公社,属濮城公社崔楼大队。1973年划归辛庄公社。1983年公社建制撤销,属辛庄乡。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 |
明洪武四年(1371)崔姓来祖从山西迁民到郸城县刘庄店,又从刘庄店分居到崔老家,后又迁砖桥寺。明嘉靖年间由砖桥寺分迁于此落户建村,后盖有楼房,取村名崔楼。1927年属第九区(黄集)。1947年属淮太西县四区(黄集)。1949年属淮阳县第四区(黄集)。1958年设崔楼大队,属黄集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崔楼村民委员会,属黄集乡。2019年属淮阳区黄集乡。崔楼村……。 |
明洪武年间,崔姓由山西汾阳迁到今河南省郸城县崔老家村。明末迁此,建村并建楼房,故取名崔楼。后来王姓迁入。1958年属白集人民公社。1962年属范营人民公社属白集管理区。1965年属北郊人民公社。1983年设崔楼村民委员会,属北郊乡。2006年属北城街道至今。崔楼村……。 |
明洪武年间,崔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居住,且村内建有楼房,故名。清末民初,属百秩保。1913年,撤保设区,区下设沙河店镇,属百秩区沙河店镇。1931年,撤区设乡,属沙河店乡。1932年,撤乡设区,属百秩区。1941年,撤区设乡,属沙河店乡。1947年,泌阳县析出泌北县、泌西县、泌东县,属泌东县牛蹄区。1949年,撤泌东县,与泌西县(泌北县1948并入)设泌阳县,属沙河店区。1954年,撤沙河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