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村位于葛公镇北部,231省道穿境而过,是一个以林、粮油、棉、烟叶兼作的山区村。全村辖12个村民组,常住人口1782人,党员36人,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内基础设施完善。2009年,该村发展烟叶800余亩,被池州市列为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并获得实施“烟水配套”项目,村组公路、沟渠得到硬化,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
十字镇大华村于2000年由大山脚与华村村合并而来,位于十字镇西南,东与本镇双铺村、天子门村为邻,南与姚村乡为邻,西与宣州区洪林镇为邻,北与洪林镇、毕桥镇为邻,拥有丰富的山场资源,老318公路、高速公路、大华村路和宣杭铁路纵贯全村,交通较为便捷。本村面积18.5平方公里,人口3290人,辖31个村民组,共865户。现有水田4134亩,旱地1988.95亩,林地5120亩。……。 |
以境内大坡和新中华二地而得名大华村。1958年为大华大队,1984年更名为大华村,2004年8月由大华村、虎啸村、红胜村合并成为大华村至今,其名未曾变更。大华村……。 |
旧称“大輋”,新中国成立后,取“华丽”之意,改称大华。1951年3月,称大华联村;1951年12月,属惠阳县第十七区(区府设在吉隆),称大华小乡;1952年12月,称大华乡;1957年12月,属惠阳县吉隆乡,并入跃进社;1958年10月,属吉隆公社跃进营;1961年6月,改称大华大队;1963年12月,属吉隆公社,称大华大队;1984年4月,改称大华乡;1987年3月,依据惠东府函﹝1987﹞10……。 |
早年罗姓氏从江西来到现兴围,元杵,老围一带定居,刘姓氏从兴宁市来到刘屋,楼下定居,王姓氏从连平来到围下,丹竹,中心,下各,船形一带定居,多方聚集,故取名大华。1978年成立大华大队革命委员会,1983年6月改制成立大华乡人民政府,1986年改为大华村民委员会,1992年改为大华管理区,1998年11月改为大华村民委员会。大华村……。 |
因村民从大湖里和三华村分迁至此,取两地各一个字得名。清朝初年,由三华店旧村分出。解放前为农新乡。1958年为大华、兴华两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963年为大华大队。1983年为大华乡。1985年改为大华村。1987年1月,隶属新华区公所。1987年3月,隶属新华镇人民政府。2013年12月,大华村归由花城街道管辖至今。大华村位于建设北路两侧,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00多人,是新……。 |
大华村是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百合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026204208。 |
大华村是广西百色市靖西市新甲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025211206。 |
大:指大段屯,华:指华山屯,因驻地以“大段”与“华山”二村,各取一个字,故名。约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1953年大华、大塅、设洞三个自然村合并称为大华乡,属融安县第二区(龙妙区)。1958年改大队,属龙妙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大将区。1966年复改大队,属大将公社。1984年改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属大将乡。2000年属大将镇。大华村……。 |
大华村是广西玉林市容县石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50921112205。 |
大华村现共有1792人,373户,耕地面积1083.31亩(其中田503.71亩)。主导产业有种植畜牧业烤烟生产,大华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居住着汉、苗、布、等民族,各民族都有着其悠久的民族生活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布依族的山歌,苗族的斗牛、芦笙舞、锁呐、跳花场等,布依族的对歌等浓郁的民族歌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尤以苗族的刺绣、布依族的腊染反映摆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结晶……。 |
大华村是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224104242。 |
莫氏子孙在元朝来到现在大华一带后,喜种植花草,将这里建成了一个“大花里”。古时“花”“华”相通,几经演变,便成了“大华里”。因花得名。1951年为桃江县第一区大华村乡,1953年设区公所后,属桃谷山区的大华村乡,1981年属株木潭乡大华村,2008年并村后由原来的猫咀湾村和大华村合并,改称为大华村。2016年,拱桥并入,仍称大华村。大华村……。 |
导墅镇大华村位于丹阳市东南部,距县城约30公里处。东邻皇塘镇后亭村,南接皇塘镇张堰村,西靠导墅镇后庄村,北连导墅镇小华村。全村辖大华、蒋家巷、北高头、河下、东桥、竹窝里、吕家巷、塘门上、林业场(以上属原大华村)、前巷、东野田、西村、小桥头、前大麦桥、后大麦桥、城头上、西野田(以上属原西村村)、东钱、邵家、西沟居、万塘底、火烧坝、施石桥、西留干、中巷里、沙地上(以上属原留干村)、蒋家村、小留桥、大留……。 |
大华村位于句容市边城镇中部,地处句容市郊,距市区仅15公里,沪宁高速、243省道依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下辖12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840户村户,总人口2768人,其中劳力1500人,党员99人。全村以种、养殖业为主,重点发展高效农业,201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预计今年人均收入将增长10%;过去五年里大华村先后被镇江市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江苏省法治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