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属新兴区大潘大队,1976年属大曹公社,1980年属大曹乡大潘行政村村,1992年撤乡划镇属新兴镇大潘村村民委会,2005年,大潘村、荆庄村的后刘庄自然村、小刘庄自然村合并设立大潘村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大潘村位于新兴镇的最东部位,东接马店集镇,北邻丹城,该村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新兴镇著名的劳动力输出大村。本村现有总人口 3125人,耕地面积4320亩;有党员 43名,设一个党总支……。 |
大潘村,古代潘氏村民从南安迁此,建居在辋城东北侧冲积沙泥大埔地,故名。明、清时期属三十四都西溪铺;民国时期属辋川乡辋城保;1949年冬先后属一区、十一区、十四区,驿坂区辋城乡;1958年属超先公社辋城大队;1961年拆分为辋川公社大潘大队;1966年与后任大队合并命名为东升大队;1979年又拆分为大潘大队;1985年改写为辋川乡大潘村委会;1989年乡镇属之。大潘村……。 |
1949年属白水乡管辖,1958年8月属白水乡管辖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先后属东川红旗公社、泾河公社,设大潘大队,1971年分设白水公社,属其管辖,1983年称大潘村民委员会,2002年撤市设区,成立白水镇,为崆峒区白水镇大潘村民委员会。大潘村……。 |
大潘村地处古水镇西南边,座落古水河畔,风景优美。全村下辖28个自然村,总户数718户,总人口3034人;现有耕地面积815亩,山林面积18000亩,鱼塘面积30亩。2008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5.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856元;村委会在编干部4人,现有党员58人。村内竹资源丰富,古水河贯穿全村,风景优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潘村已被列为古水镇古水河风景区主要景点。……。 |
新坡镇大潘村是峰峰矿区的东大门,东依风素秀丽的风凰山景区,西接生活配套成热的羊东矿工人村,北靠波光帐粼的白石门水库,南临成峰走廊工业园区、新坡工业园、成峰公路、邯郸市绕城高速、青兰高速,交通便利。耕地面积1680亩,现有人口1456人,总户数345户。双委成员7人,共中支部成员4人,村委成员3人,交叉任职1人,党员49人,村民代表21人。今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先进集体”、“先进村”、“文明村”等诸多……。 |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移民潘姓来此建村,取名潘村。后沁河泛滥,将潘村冲成两个村,因较大,故名大潘。1949年成立大潘村公所,属沁阳县第四区。1952年成立大潘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仍属第四区。1955年属南寻中心乡。1956年成立大潘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南寻乡。1958年成立大潘生产大队,属南寻公社,11月并入柏香人民公社。1961年属葛村公社。1983年成立大潘村民委员会,属葛村乡。1989年……。 |
1、基本情况。大潘村位于倒店乡境东部,东北邻孝昌白沙镇、花西乡,南接曾店镇,西靠大魏村,属平原丘陵岗地。据2009年统计,总户数468户,总人口1924人,耕地面积2036亩,其中旱田38亩。全村下辖大潘、小潘、小魏、两合陈、大袁、向袁、郭张、小陈、何左叶、岳堰十个自然湾,17个村民小组。2、村湾由来。大潘:原名(潘家寨),村东有口塘,塘中有片土寨,方园4亩,因此得名。解放后的1955年转入高级社……。 |
以驻地大潘庄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设立大潘大队。1983年,体改时更名为大潘村村民委员会。2009年9月,经盐都区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原大潘村,组建新的大潘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大潘村:位于龙冈镇西北6公里处。……。 |
大潘村是由原潘村和大油山二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地处城南乡的东南边陲,东与儒岙镇接壤,南、西与东方的丁龙、前进二村接壤。全村区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现有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05年有285户,870人,全村耕地面积492亩,其中水田261亩,旱地231亩。2007年人均收入5768元,集体经济正常收入450元。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能完成各项任务,共有党员29人,在各行各业中起到先锋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