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成祖年间,安徽省安庆府太湖县太平庄有一姓黄的武官,升四品护卫,奉命平定叛乱,至此安营下寨,设立3个兵营。黄官见此处地质肥沃,均为水田,水陆果菜、南产北长之物应有尽有;并且西可望麇山,南可眺望滏水,于是下令在此造房修室、种田养马、建设家园。有黄官定居的村,故名黄官营。黄官营西较大的营为西大营,沿用中简称大营。较小的营因在路边开有饭店,故名小营店。大营村地处107国道东侧,东至小营店村,南至北来……。 |
大营村位于留村乡中部,107国道从村西经过,全村665户,总人口2757人,党员人数118名。村“两委”班子有6人组成,支部曾被评为“优秀党支部”。村班子团结务实,真心为群众干实事,深受全体村民和党员的拥护。大营村以农业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要收入渠道,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招商引资,投资2.1亿元的中硕蓄电池项目落户本村境内,目前已建成,吸纳村内劳力,增加农民收入。现村情稳定,村民安居乐业,发展良好。……。 |
据查,该村西有铁佛寺,寺内佛象铸字“兵-铁佛寺”。证明此地过去叫兵-。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叫兵营,咸丰年至今叫大营。大营村……。 |
大营位于荒佃庄镇政府驻地南2.5千米处。东临大葛庄,南接韩营,西至新桃园,北靠南小营。全村土地面积4221亩;户数537户;人口1649人,其中男850人、女799人. ……。 |
相传唐时此村名桂林乡。金宋交兵时,宋兵屯军于此,扎大营,遂改名大营。大营村……。 |
大营村位于西荣街,本村共有965户,人口4087人,总耕地面积242.51公顷,党员数117人,村民代表52人。 ……。 |
大营村是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永清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31023100299。 |
建于战国时期,因建村前军队曾此驻扎大本营,故名大营。博野县博野镇大营村位于博野县城城南2.5公里处,全村共1094户,4083人,全村共有耕地8000余亩,其中苗木基地1500亩,蔬菜大棚2000余亩,全村共有5各合作社。……。 |
大营村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31121102213。 |
大营村隶属于台头乡,位于台头乡最南端,东部与南部与张庄乡隔河相望,西部与邓湾乡小集村为邻,北部与本乡丁营村宋营村接壤。大营村三面环河,属淮河滩区移民迁建村,现已迁建至台头乡政府北侧。全村共有十七个村民组,1333户,人口4694人,党员49人,耕地3226亩。大营村属于非贫困村,村民收入主要以农作物、打工为主。现有贫困人口有49户138人,其中因病致贫26户70人,占50.7%;因残14户47人,……。 |
一、大营村基本情况大营村位于陈淋子镇西3公里处。全村总人数531户22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51人,是2020年脱贫村,贫困发生率为6.8%。2014年脱贫1户5人,2015年脱贫1户5人,2017年脱贫1户7人,现有未脱贫人口54户134人,贫困发生率为6.04%。二、贫困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五保户20户因缺劳力致贫,15户(无五保户)因大病致贫,贫困户6户因家庭成员有残疾致贫,贫困户……。 |
大营分东大营、西大营。传西大营有一绅士姓杜,曾叫杜家营。清咸丰年间,恭王平乱来到这里,在此修建炮台4座,后人称大营。解放后又称东大营、西大营。1984年设立村委会时,统称为大营,沿用至今。1949年属永城县城厢区侯岭乡。1956年属大营高级社。1959年设立大营大队,属侯岭公社。1975年划归城镇公社。1984年改置为大营村民委员会,属城关镇。2014年划归日月湖街道办事处。大营村:位于325省道……。 |
此地原为古代屯兵之处(年代无从考证),后营盘迁移,百姓逐渐移居此地,故得名大营村。1949年安阳解放,大营村归邺县。1952年底划入安阳市三官庙乡。1958年成立大营大队,属红旗公社。1960年属灯塔公社。1962年从灯塔公社分出,归东关公社。1983年大营大队更名为大营村民委员会,属东郊乡。2003年安阳市区划调整,大营村民委员会归文峰区永明路街道。大营村……。 |
明代末年,李炳任职京城,辞官后定居于此,户口繁衍,形成较大聚落,故名。清末属白马保。1936年属瓦店区白马乡。1937年属南阳县英庄乡。1949年属英庄区大营乡。1958年成立大营大队,属英庄公社。1984年改设大营村民委员会,属英庄乡。1994年属卧龙区英庄乡。1999年属卧龙区英庄镇至今。大营村……。 |
明末某将军奉诏率军自福建北上抗清,行至此地时,明已亡,后清安扶其众,遂落户入籍,为区别小营,故名。建国前为明港镇第八保。1951年属龚庄乡。1952属杨楼高级社。1958年置杨楼大队。1975年为大营大队。1983年改称大营村民委员会,属明港镇至今。大营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