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元年开始,当时是保甲制,由直隶汝州杨集乡管辖。安乐里杨家寨建立两个保,十六、十七保。袁家门、陈家门为中村,李家门、魏家门为东村(第十六保);杨家门为西村(第十七保)。下设十八个甲,其中西村十个甲,中村四个甲,东村四个甲。当时的保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甲相当于现在的村民组。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推翻了保甲制,建立了三个行政村。因分村时东村、中村、西村三村相连,此村居东而得名东村。清属安乐里。193……。 |
相很早以前有外族军队俗称“蛮子”,在此驻扎。又传此地曾是古代蛮子国的故都,所以,定居的百姓把村子叫西蛮子营,东蛮子营,后简称西村,东村。因在西村东边,故名东村。1949年属鸣皋区。1958年成立东村生产大队,属鸣皋人民公社。1959年划归平等人民公社。1984年改设东村民委员会,属平等乡。东村村……。 |
因位于张村寨东,故原名东张村,后村民为方便,简称为东村。1944年属涧口乡。1947年属洛南县第一区。1949年属洛宁县第九区涧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陈吴公社,为东村大队。1961年涧口公社从陈吴人民公社分设而出,为涧口人民公社东村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为东村村民委员会至,属涧口乡。东村村……。 |
东村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三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10327107200。 |
明末康姓由安徽省定远县迁此建村,因处山门河东,得名东村。清初,村西又建起一小村落,取名小东村,随之易名大东村。1958年,设立大东生产中队,属修武县人民公社南坡生产大队。1960年,随修武县并入焦作市,属南坡公社。1961年,成立大东村大队,属修武县南坡公社。1984年,撤销大东大队,设立大东村民委员会,属西村乡。东村村……。 |
传宋仁宗年间,宋郊、宋祁同榜登第,后给弟弟宋祁修状元府,定居,故名。1954年6月属兰考县五区。1955年11月属小宋乡。1962年9月成立小宋东生产大队,属小宋公社。1983年12月改小宋东村民委员会,属小宋乡。2018年10月13日小宋乡撤乡建镇,属小宋镇至今。东村村……。 |
清乾隆初年,该地有一小土寨,村名叫小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西南角用红砖新盖一座”大王庙“。清咸丰十一年(1861),小土寨扩筑为大寨,称红庙寨。民国初期设集,又叫红庙集。1949年后简称红庙。后分为”红庙东村、红庙西村、红庙北村“三个行政村,故名。1954年6月成立兰考县,属红庙区。1955年11月属红庙乡。1959年8月成立红庙东生产大队,属红庙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红庙区。196……。 |
原名东张村,清咸丰年间改为东漳村,1965年4月东漳分为东西两个大队,1983年改为东村、西村两个行政村。明、清先后属原敦保(里)、圣水保(里)。1927年属第四区。1946年属大孟乡。1949年属大孟区。1951年属第二区。1956年为东漳村,属东漳中心乡。1958年建东漳生产大队,属万滩公社。1961年析置东漳公社,属之。1963年并入大孟公社。1965年复置东漳公社,同年从东漳生产大队析出东……。 |
据白庄祖师阁碑记载:明崇祯三年(1630)孙菜园、小陈庄、肖庄迁此4里长土岗上,并村成集称今名。1949年属一区。1955年属长岗乡。1958年为长岗人民公社长岗东村生产大队。1961年为长岗区长岗东村生产大队。1965年为长岗人民公社长岗东村生产大队。1984年为长岗乡东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为长岗镇东村村民委员会。东村村:位于长岗镇东侧。……。 |
东村村 位于西村镇区东一公里处,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6118亩,28个村民组,7200口人,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16321万元。工业以耐火材料、净水材料为龙头,养殖业、食用菌种植独具特色。特别是以王华颂为领军人物的平茹种植,已占巩义市市场销售的半壁河山。境内的金牛山风景区开发也拉开序幕,斤柿基地、核桃基地崭露头角,前景可观。……。 |
村庄位于旧县街的正东方,故名东村。北魏年间,属东亭县,归司州河南尹管辖。唐先天元年(712)属伊阳县。五代属河南府。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属嵩州。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属旧县里。民国时属嵩县第四区第三堡。1947年成立农会,属大章区。1958年旧县公社林场曾在东后村作基地,属沟门生产大队。1975年属旧县分社。1977年脱离沟门生产大队,由林场代为行政管理。1984年为东村村民委员会,属旧……。 |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考城旧志》、《考城志·古迹志》、民国三十年《考城县志·卷四·建治志》等载文稽考,现北关集为旧考城北关。考城县得名于东汉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因屡遭河患,几经迁徒,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由知县郑道将县治从江墓店(今李堂乡岳庄村西)迁此(今北关集南),城周回四里(华里)九十步(一步为5市尺,约167米)有奇。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县顾最样继修始完,明正德十……。 |
在八里寨之东,故名东村。清属城中里。1927年属中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城关中心乡高店乡。1958年建立东村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属城关区城关人民公社。1962年撤区属城关人民公社。1964年属城关镇。1975年属果园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改称东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东村村……。 |
古时西边有一座庙叫送子庙,村址在庙东,原名叫东送村,后来村址又向东边迁移,故名东村。1949年6月属破胡区。1956年1月属焦村乡。1958年8月成立东村生产大队,属西章人民公社。1966年5月属焦村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社改乡,改为东村村民委员会,属焦村乡。1993年6月乡改镇,属焦村镇至今。东村村……。 |
隋代末年,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权十万人占据北方,胜利后,死于此地的窦建得就安葬在这里,占地200亩,高4米,成为冢。后人为纪念他,故名叫老冢。后封为东、西、北三个村,在老冢集东边,故称老冢东。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老冢东生产大队,属老冢公社。1983年11月更名为老冢东村民委员会,属老冢乡。1987年撤乡建镇,属老冢镇至今。东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