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庄村位于叶邑镇政府西南约3公里,属重点村,2017年底退出贫困系列,全村共有459户1815人,辖8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地域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23亩,人均耕地1.2亩。村主要产业有豆制品加工、光伏,种植养殖。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党员50人,该村支部书记王超,第一书记派驻单位市政协。杜庄村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有少量的烟叶,经济林的种植。集体经济中有200亩贝贝南瓜,70亩左……。 |
杜庄村位于王岗乡东南方向,辖杜庄、王疙瘩营、渠营3个自然庄,距省道248线仅1000米,10个村民小组。农户322户,1256人,耕地面积1450亩。主导产业以农业和玉雕产业为主。杜庄村充分发挥紧靠石佛寺镇之优越条件,大力发展玉雕产业,全村从事玉雕产业人员已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就这一产业使全村人均纯收入净增200余元。杜庄村有外出务工创业传统,全村外出务工200多人,足迹遍布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
杜庄村位于下洼镇西2.5公里处,辖苗庄、杜庄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800户,1757口只,2814亩耕地,人均收入1980元。2005年种植面积4814亩,其中粮食作物2600亩,经济作物2214亩,农业产值2548元。……。 |
杜庄村是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江山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108003201。 |
传因黄河涨水,有一户姓杜的逃荒在此扎户,故名。1948年属原陈留县支寨乡。1954年属开封县大门寨(第二区)。1958年属黄河人民公社。1959年划归国营郭路农场,属之管辖。1961年属郭路人民公社。1974年属刘店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称杜庄村民委员会,属刘店乡至今。杜庄村……。 |
明初,杜姓先居,取名杜楼。据乾隆五十三年《杞县志》记载:明后清安村保,清名杜家庄,简称杜庄。明属安村保。清属韩店社。1911年属程王魏柿联保。1944年属克威县政府一区。1948年属杞县九区柿园小乡。1958年8月,属柿园人民公社柿园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从柿园乡柿园村民委员会析出,成立杜庄村民委员会,属柿园乡至今。杜庄村……。 |
明代,有一杜姓人家迁至此地,繁衍生息,故称为杜庄。又因民委员会位于杜庄,故名杜庄村民委员会。1958年8月,成立三王生产大队,属邸阁人民公社。1961年3月分设杜庄大队,属邸阁人民公社。1975年2月属大岗李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杜庄村民委员会,属大岗李乡至今。杜庄村……。 |
村中杜姓最多,故名杜庄。1954年6月属六区。1955年11月属张君墓乡。1958年8月成立杜庄生产大队,属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张君墓区。1962年9月属张君墓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杜庄村民委员会,属张君墓乡。1986年12月属张君墓镇。2014年7月张君墓镇更名为考城镇,属考城镇至今。杜庄村……。 |
明洪武年间,杜氏四兄弟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落户卓墓村。后杜守法从卓墓村迁到村东边,占产立庄,故名杜庄。明代,为杜家庄,属岗底里。清代,属上岗镇。1912年,属内埠镇。1949年,属亮庄乡。1956年,为杜庄高级社,属大安乡。1960年,为杜庄大队,属高河公社。1962年,属内埠公社。1984年,更名杜庄村民委员会,属内埠乡。1994年,属大安乡。2005年,属内埠镇。杜庄村……。 |
清道光年间,杜氏从东面杜阁迁此建村,得名杜庄,后人口兴旺,分两村大杜庄、小杜庄。1948年属郭楼区。1956年属张集乡。1958年属胡桥人民公社,属张桥生产大队。1975年从胡桥析出,属张集人民公社。1981年属歧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属歧河乡,名为杜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杜庄村:位于胡坡楼村北侧。……。 |
明代,杜姓从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迁此定居,得名杜庄。1949年属七区。1955年属班胜固乡。1958年建杜庄大队,属马庄人民公社。1964年属朱寨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杜庄村民委员会,属朱寨乡。2005年属魏邱乡。杜庄村……。 |
清康熙年间,杜姓在此建村,村名以姓,故名。1951年属新蔡县十一区(孙召)。1956年属野里乡。1958年成立杜庄生产大队,属五星人民公社。1960年属野里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称杜庄村民委员会,属野里乡。1997年野里乡改称栎城乡,属栎城乡。杜庄村……。 |
因村中人多数姓杜,故名。民国时期属杨西乡。1947年属留山区朱庄乡。1958年成立朱庄大队,属小店公社。1981年析出,设杜庄大队属小店公社。1984年改为杜村村民委员会,属小店乡。杜庄村……。 |
传杜姓祖先在此建村,得名杜庄,沿用至今。1950年设村。1953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高级社。1958年成立杜庄大队,隶属城关公社。1984年成立杜庄村民委员会,隶属城关镇。2022年撤镇设繁阳街道,隶属繁阳街道至今。杜庄村……。 |
清代杜姓在此建村,故名。1958年因建宿鸭湖水库,罗古屯部分村民南迁12千米并入杜庄。1958年8月,由南马庄、郭庄、杜庄、赵阁、侉子营、李楼组建南马庄生产大队,属光明人民公社。1961年9月,更名为杜庄生产大队,宁庄生产大队分出董庄划入杜庄生产大队,属老君庙区老君庙人民公社。1962年7月撤区,属老君庙人民公社。1968年3月,属光明人民公社。1981年11月,属老君庙人民公社。1983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