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属二区上沙乡,1951年12月属二区高沙乡,1957年12月属沙迳乡高沙村,1958年10月属龙华公社高沙大队,1961年成立香溪公社高沙大队,1981年称沙迳公社高沙大队,1984年3月称高沙乡,1987年1月称高沙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称高沙管理区。1999年4月改称现名至今。高沙村……。 |
高沙村位于从化市北部山区,面积约6.7平方公里,下辖10个经济社,总人口约1350人。高沙村委距离从化市区23公里,毗邻105国道,地缘优势较好,环境优美。高沙村委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旅游项目,拥有符合国际马术比赛要求的马术赛场一个,成功举办过少数民族运动会马术比赛项目,目前正以全新面貌迎接广州亚运马术比赛,确保亚运会比赛项目在此成功举办。另外,高沙村还有丰富的温泉资源,现正在兴建相关的旅游设施。……。 |
高沙村概况1900年围垦成陆,因有蚝壳滩,取名“蚝下乡”,又因有个高墩,且高墩上有高姓坟,故取名“高沙”。高沙村原属一区蚝下乡的上半部,1953年划归灵山。地处镇之中部偏东,其东、西、北三面均为马克沥、高新沥及江滘大沥包围,隔马克沥与鱼窝头镇之马克相望。辖高沙新涌、高沙头、旧新涌、大闸涌、花鱼涌、上横栏涌、淡水涌、东扣涌和长源围等自然村。现有人口3319人,村民小组18个,村委驻高沙新涌。耕地58……。 |
高沙村是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702101202。 |
“高沙”村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黄姓人从山东白鹤县宝鸭塘迁建,因建在地势较高的滩岸上,故名。1951年设高沙乡。1955年与美塘、竹塘合设三洲高级社。1958年改大队。1962年改公社。1968年改大队。1980年分设高沙大队。1984年改高沙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称高沙村公所。1995年复称高沙村村民委员会,属良圻镇。2005年属六景镇。高沙村……。 |
因行政区划调整而得名。取两个村村名各一个字组成。2016年合并至今。高沙村……。 |
高沙是指村民委员会驻地高沙片村,因大田畈中的一个沙墩而得名。1949年前属船湾乡,1949年后属十一区船湾乡,1952年属十二区船湾乡,1958年属莲花山公社称高沙大队,1972年属侯家岗公社称高沙大队,1984年属侯家岗乡称高沙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高沙村……。 |
1949年7月前夕属石脑乡;1949年7月初属高沙乡;合作化时期为高沙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沙大队,属卫星公社;1961年属石脑公社;1984年3月成立石脑乡,改名高沙行政村;1998年改为高沙村村民委员会。高沙村……。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泰乡五都,1949年属走马乡,1951年属青耘乡,1952年属高沙乡,1958年为南岭垦殖场第七大队,1959年改名高沙大队,1979年划归县宁州林场,1984年改为高沙村,沿用至今。高沙村……。 |
因村靠较高山丘而名高山。后因此地河床大量沙石可取,故谐音讹成高沙。得名后一直沿用至今。高沙村……。 |
高沙村基本概况高沙村物产丰富,土层深厚,河道纵横,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湿润,宜住宜居。高沙村现有户籍人口757人,总户数211户,党员30人,村民代表39人,绿化环境良好。今年以来,高沙村依托网格平台,积极开展红色细胞工程建设,共分为4片10个组,每个骨干党员联系村民15-25户,为村民提供贴心服务。几年来,高沙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理念,加强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改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
高沙村地处海口镇西部,330国道、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金温铁路贯穿全村,与高速公路互通相邻,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5600亩,人口1454人,其中有滩坑库区移民288人。全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114万元,人均纯收入5543元。村内有海口镇高沙工业园区,现有三家企业,其中“欧斯特泵阀有限公司”是全县引进企业中的典型。高沙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村貌整洁,街道干净,是县新农村示范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