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村位于金碧镇南面,距离镇政府9公里,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共489户,总人口1888人,有耕地面积1724.4亩,其中田356亩,森林面积30645亩,全村外出务工432人,农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油菜为主。 --人口总数:2124人 农业人口:2124人非农业人口:/人--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4.5亩--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发展口号:--所辖村:1……。 |
高山村位于王庄乡东面,距乡政府住地约2公里,原321国道从我村穿过,现修建的林织铁路从我村经过约1.5公里,全村道路交通便利,说得上四通八达。全村所辖10个行政村民组,总户数541户,总人口1785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1%,全村总耕地面积205亩,我村无矿产资源,无水田,是以农业为主,以经果林为主要产业,由于我村地少、山高,从而取名为高山村。近几年来,我村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加大基础设施……。 |
高山村是白云区艳山红镇下属的一个布依族村寨,地处白云区艳山红镇北面,紧临贵州铝厂,下辖7个村民组,总人口1352人(352户),其中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5%,面积9平方公里,村民主要收入以种植水稻和慈菇为主,在村两委领导下引进大小企业落户11个,全年工农业总产值7433万,人均收入6698元。 --人口总数:1250人 农业人口:321人非农业人口:31人--行政区面积:0.8666667平……。 |
高山村处在三岔镇东南部,东与本镇长安村相连,南与尚稽镇相邻,西与苏山村接址,北与龙坪镇交界。全村平均海拔832米,属亚热带气候。1967年,肇兴,仁寿,白果合并为“仁寿公社”,1980年12月成立“肇兴公社”,1984年改为肇兴乡政府,于1992年,撤区并镇,从原团溪区划出,1993年改为肇兴片区办事处。2003年12月,改建为高山村。高山村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属于县级“贫困村”。村现辖2……。 |
高山村,地处遵义市北部,位于遵义县喇叭镇境内,距喇叭镇集镇(喇叭场)6公里左右,距遵义市红花岗区44公里,距县城南白镇46公里,由原喇叭镇乐新村与高山村合并而成,村委会设于高山村大土场。地势多为半山区,国地面积14.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27.5亩(良田:2194.6亩,熟土:2132.9亩),森林5540亩,(其中成林:1195亩,灌木林:435亩),森林覆盖率26%。2011年度人口412……。 |
高山村地处桐梓县北面,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公倾,2011年人口约为2580人。高山村是遵义市桐梓县规划建设中的““两带两圈”产业体系内”。区域内气候受山体和地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原生状态影响,形成特殊的气候带,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山高谷深,云雾多,平均气温在16.4℃ 左右, 平均海拔1100米,辖1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580人,共约……。 |
高山村位于紫云县猴场镇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16公里,东临坪上,南抵打易,西接纳降,北靠打联。全村国土面积5.9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全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27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全村共212户814人,民族组成有汉、苗、布依、仡佬、侗等,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11.2%。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口310人,占全村人口的36%。全村共有耕……。 |
高山庄村属渠口镇所辖。总面积0.7平方公里,村址位于镇东北1.5公里处。地势平坦,属壤土质。耕地722亩,539人。北面是黄沙务村,西临韦各庄村,东临炭户村。村内有一条笔直的水泥路通通唐公路。……。 |
高山村是黑龙江黑河市孙吴县正阳山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124208206。 |
高山村位于光山县西部北向店乡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与北向店村相邻,南与代湾村接壤,西与罗陈乡张楼村一水之隔,北与曹畈村相毗邻。省道S338线穿境而过。紧靠山东湾“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东侧,“五虎岔羊”纪念碑北部,属于丘岭地带。全村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627人。高山村以农业种植为主,现有耕地面积2800亩,人均0.79亩,林地面积350亩,全村辖……。 |
陈高山村位于沙窝镇西部与八里畈镇七龙山村接壤,辖15个村民组,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1980人,三分之二以上为陈姓,因其村落都在高山寨脚下,故村名为陈高山村,省道S339线穿村而过,把陈高山村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属深山区,盛产油茶,板栗等,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人口约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一,姓氏庞杂多以刘姓为主。路北属丘陵地貌,主产茶叶、油茶、板栗等。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花生、薯类种植为主,兼种其……。 |
高山无山,而是土岭纵横,沟壑交错,村名古称“桑树岭”,因为它比巩县名山黑石山高出很多,故以“高山”而名。清为黑石渡镇附属村。民国时曾为五区东黑石关村、第二署双获联保高山保、尚义乡高山保等。1948年与寇家湾、后泉沟建立寇泉乡,土改时划归第二区(芝田区)。1956年为芝田中心乡。1957年益加窝乡。1961年划小公社为益加窝公社后泉大队,后又合并为西村区芝田公社后泉大队。1983年,芝田乡设16个村……。 |
据村东古庙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修观音堂碑:“汜水南十里许,有古高山乡,混名高家山,乃宋将高怀德屯兵处也。”文字记述。村原明万历年间所制铁钟亦铭刻有“汜水县高山乡”字迹。清乾隆九年(1744)《汜水县志》载:“高家山,在城南十五里,翠屏山南,……旧志云:古有高姓聚庐其间,因此得名。”村《王氏家谱》也云:“高家山,古高氏旧里也”。1928年版《重修汜水县志》已简称“高山”。以负责管理高山村相关……。 |
古时传说有仙人乘鹤憩此,名憩鹤山。村子因四周高峰叠翠,山峦起伏,故更名为高山。1949年属鸣皋区。1958年成立高山大队,属鸣皋人民公社。1959年从鸣皋人民公社分出属宋店人民公社。1962归坡头人民公社。1965年成立高山人民公社,属高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设高山村民委员会,属高山乡。2009年12月撤乡建镇,属高山镇。高山村……。 |
1950年属第一区太平乡;1957年属黄沙区太平乡;1958年为通山县太平公社华丰大队;1970年因建设王英水库,部分居民迁到木港公社的牧羊湖成立新湖公社,剩下的居民迁至王英水库北山;1974年成立建设大队,属王英公社;1982年更名为华元大队;1984年2月,为王英区王英乡高山村;1987年9月,为王英乡高山村;2002年,王英乡改镇,高山村与泉丰村合并成泉丰村,属王英镇;2014年,泉丰村拆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