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汉人在此建村,称旱田村。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5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旱田村委会,沿用至今。旱田村……。 |
因先祖迁移到此时,当时土地较为缺水,耕种坚难,故而取名旱田。清朝时期,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第五区,辖四维乡一个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二区柏塘区;1950年至1957年,属平安乡;1958年,属平安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区乡建置,属平安乡;1986年,属平安镇;1990年,设立平安镇旱田村管理区;1999年,称平安镇旱田行政村;2003年,合并柏塘镇旱田行政村民委员会至今……。 |
旱田村位于大安镇的西面,面积4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总人口4698人,距离镇府10公里,螺河岸边。一半农民种植水稻、花生、大豆等为生,一半外出经商。条条村道都铺上水泥路面,充分体现了外出经商人士热爱家乡。……。 |
旱田村是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722107206。 |
旱田村,此村落位于万峪河下段,因旱涝无常,引水灌溉设施被水毁。前人所建水田只能种旱地作物,故称旱田村。民国时期隶属栗子坪联保所辖,1952年建立新政权,隶属六区班河乡;1953年至1955年称旱田初级社;1955年由初级社转为高级社;1958年旱田高级社改为光明大队;1981年更名为旱田大队;1984年更名为旱田村,并成立村民委员会。至1987年撤区并乡,将原班河、老人坪、万峪河三个小乡并为万峪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因没建水库,灌溉设备落后,十年九旱,因此得名旱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双龙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活龙乡,1952年属大合乡,1956年属黄龙乡。1958年秋属双峰公社,次年属黄龙公社,分属黄龙、大合大队;1961年由黄龙、大合大队划出部分成立旱田大队,1968年撤销旱田大队,分别划归黄龙和大兮大队,1978年恢复旱田大队。1984年5月属黄龙乡,旱田大队更名为旱田村。1……。 |
当地有一旱田沟,沟内水源缺乏。1961年为旱田大队,1983年更名为旱田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旱田村、龙虎村,合并设立旱田村(仪府函〔2020〕114号)。来仪乡旱田村位于来仪乡东南方向,属丘陵地区,与仪陇县福临乡村宝瓶村、仪陇县日兴镇白庙村相邻,全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573户1711人。总面积为4.2平方公里,现有林地面积5760亩,耕地1987.5亩,人均占地4.5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