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路村是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花甸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20582102200。 |
横路村是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高阳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513433100999。 |
建国前属盐兴县琅井镇,建国后1950年属盐兴县一区琅井乡,1954年属三区琅井乡,1957年盐兴县撤并广通县称琅井大乡,1958年广通县并禄丰县属黑井公社妥安管理区,1961年属黑井区琅井小公社,1966年从妥安公社琅井大队分出称横路大队,1984年属妥安区横路乡,1986年设妥安乡,称横路行政村,2000年横路村委会,至今。横路村……。 |
清属南甸宣抚司直隶散寨。1912年属梁河设治局第二区。1953年属大厂区沙坡大队。驻地沙坡村。1962年属遮岛公社丙盖大队。1981年从丙盖大队析出设横路大队。1984年改属九保区横路阿昌族乡。1988年1月改名行政村。2000年3月村改委为现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横路村……。 |
横路,位于竹乡安吉天荒坪镇西南端,是著名风景旅游景点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和藏龙百瀑的必经之路。村域面积1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24300亩,水田面积750亩,旱地15亩。辖21个村民小组,912户,总人口3260人,党员115人,是天荒坪镇最大的行政村。2009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8亿元,村拥有集体可支配收入175万元,人均可支配资金536.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18元。2002年以来,……。 |
横路村是2012年宁波市60个村庄整治提升项目村之一,为认真落实《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相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村庄整治提升项目的意义,把村庄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全体党员会议,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宁波、余姚两市村庄整治的要求,结合横路村的实际……。 |
横路村位于磐安县东北部,位于玉山台地边缘,与胡宅乡政府驻地相邻。横路村历来有澄溪岭下第一村之称,其一是地理位置所定;其二是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是磐、新人民交往必经之道。原横路村民造房时的主要原料是玄武岩,俗称乌石,浙中乌石古民居便是由此而得名。乌石砌筑的墙体,乌石铺设的路面,乌石修建的古道,在纵深而具规模的乌石建筑群里,乌石凝重的黑色赋予横路村厚重的历史感。澄溪古道是胡宅横路村人引以为豪的古迹遗存……。 |
横路村由原蒋坞、横路、袁家,王居竹湾合并为现在的横路村。十赵线及村级道路贯穿全村,位于平水镇西部,接壤诸暨,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既是休闲避暑胜地,又是开发绿色食品的宝地。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人口1798人。设党支部一个,党员62名(其中预备党员1人),村民人均年收入10690元,农业种养殖的主要种类水稻,茶叶。水稻亩均收入800元,种植规模637亩,茶叶亩均收入300元,种植规模415亩, 另……。 |
因横路旧称皇路,传说有皇帝路过,而得名横路。建国初为松山乡横路村;1956年为横路高级社;1959年加入湖南生产队,属杜桥管理区;1961年分开,并入前王大队,属杜桥人民公社;1962年同前王大队分开,单独建立横路大队;1984年3月改称横路村,属杜桥乡;1986年属杜桥镇。横路村……。 |
原韭菜坪村、水竹坞村、毕家源村、上龙门村成一横路线。2006年属王阜乡;2007年行政村规模调整,由韭菜坪村、水竹坞村、毕家源村、上龙门四村合并,设立横路村委会,驻地水竹坞,至今未变。横路村由水竹坞村、韭菜坪村、上龙门村、毕家源村等四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9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有359户,1089人。有耕地面积349亩,山林面积12403亩,山核桃、茶叶是的主导产业,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
横路因古有东西向大道横穿村境得名。1950年设横路乡十四村,1956年建清水乡和平高级二社,1958年设横路管理区横路生产队,1961年设横路公社横路大队,1984年为横路乡横路村民委员会,2010年隶高家镇。横路村……。 |
横路村地处太阳镇北部,是原横路乡政府所在地,是浙皖边贸重地,也是一个革命老区中心村,是由横路头、后干、鹤岭三村合并而成的新村,区域面积有9.4平方公里,由云雾山、鹤村对面、鹤村、方坞口、庄坞、上后干、下后干、前村、竹窠里、横路头、陈干、韩家、阮家、护国和大庙自然村组成,辖区共有23个村民小组,农户594户,总人口1770人。16省道依村而过,交通便捷,地理环境优越。全村林地面积有10955亩,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