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唐代村名为老村,有位皇亲“千岁”打仗路过此地,听说此村名老村,大怒,下令将“老”字改为“少”字。后“少”演变为“邵”。后邵村……。 |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称柳村。因哲学家、民俗学家邵雍的两个后代从洛阳迁入,邵氏人口逐渐增多超过柳姓人家,柳村改名为邵村。明代,发展为一前一后两个村庄,居后,更名为后邵,故名。1949年属西华县九区。1958年为后邵大队,属奉母公社。1984年为后邵村民委员会,属奉母乡。1987年撤乡建镇,属奉母镇至今。后邵村……。 |
后邵村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525105262。 |
后邵村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22104222。 |
后邵村地处东营区南部,位于镇政府以南2公里处。东北角靠近魏家村,南与前邵村相连,坐落于武家大沟北岸。【村名由来】明洪武二年,张氏始祖张岚,由原直隶省(河北省)冀州枣强县张家屯迁入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西北隋村居住;四世祖张乐义于明永乐四年,跟在西北隋村共同居住的李建臣一起迁入本址,取名张李村。1937年,张李村前临邵家村更名为前邵村,因张李村在前邵村北侧,故将张李村更名为后邵村,沿用至今。【人口与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