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洋村村情简介后洋村位于川石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是省定点革命老区基点村,下辖岭尾、后洋、角井三个自然村,有6个村民小组,189户,全村人口705人。全村面积1.5万亩,农田665亩,毛竹林2920亩,锥栗3000亩,生态公益林2380亩。目前,该村以毛竹、锥栗、杨梅为主导产业,促进了村民增产增收。一、近年来,后洋村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因地制宜坚持把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以……。 |
后洋村位于桔林乡北面,海拔280米,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水泥路已通往行政村。全村总面积17281亩,其中:耕地面积2484亩,林地面积11675亩,果园地面积447亩,水域面积1670亩。共有344户,1225人,20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5人,0正式党员55人,预备党员1人,其中女党员7人,外出务工党员1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支部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3人。全村育龄妇女265人,“……。 |
后洋村简介 基本情况 面积 0.76平方公里 人口 432人 自然村 1 经济实力 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5324元,村财收入1万元 党员数 29人 村两委数 7人 村情特点 属老区村 发展现状 一、经济社会发展简况:1、兴建了1.2公里环村道水泥路、两座桥梁及通村部水泥路;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添置桌椅、电脑等办公设施,;成立村医疗室,基本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问题;完成村文化活动场所(老年人活动室)……。 |
平湖镇后洋村位于平湖镇东部,距镇区0.5公里;辖区总面积860亩,有耕地面积296.94亩,林地面积380亩;下辖后洋、东洋等2个自然村,有6个村民小组,人口259户1030人,村民代表25名。设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27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村两委成员6名,其中党支部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3名。该村主导产业为种植茶树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茶树菇。2013年村财收入22万元。……。 |
后洋村地处黄田镇北部,距镇区22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9973亩,其中耕地面积1603亩,林地面积6857亩。该村共313户,人口总数为1281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000人左右。村两委班子6人,党员有29名。2012年,村人均收入为6600元,村财收入为5000元,是边远的山区村之一。近年来,后洋村以种植茶树菇、香菇与养殖花卉为主要产业,现有茶树菇20万袋、香菇10万袋、花卉种植基地1……。 |
后洋村位于佳阳畲族乡东南部,地处偏僻山区,中心村海拔430米,属于山区村,森林覆盖率75.18%,地理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美,距佳阳畲族乡政府驻地5公里,距福鼎市区27公里。后阳村下辖10个自然村,包括岗尾村、双湖村、上厝、下厝、九斗、上罗、后壁、土垅崛、瓦窑、田楼10个村民小组,其中上厝、下厝、九斗和上罗形成环状围绕在中心村四周。全村385户,1409人,其中土垅堀和田楼两个自然村以蓝姓为主的畲……。 |
后洋行政村,村委会驻后洋自然村,为革命老区行政建制村。1980年从登科地分出成立大队,1984年改村委会。东与八浦村接壤,北与登科地村毗邻,南邻柿洋村,西与坑源底村隔山相望。现为独一村,房屋87幢,其中新建水泥楼房34幢。分3个村民小组,131户,505人,常住168人。居民以张姓为主。大学文化9人。耕地460亩,林地7307亩。主产无患子、水稻、茶叶等。后洋村是七步粮食主产区,年产粮食128吨以……。 |
后洋村地处潭头镇西北部,辖后洋、王沙坑两个自然村,平均海拔560多米,距离镇区16公里。全村现有341户1336人,村两委成员6人,党员28人,耕地2400亩,其中水田900亩,旱地1500亩,林地130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现有茶园面积1200多亩。后洋村是福安北区著名的老区基点村。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就成立了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的前身——秘密游击队,建立了中共福安西北区委、区苏维埃政……。 |
因有前后两个洋,村居后面而名“后洋”。明属二都,解放前为青溪乡溪后保,解放后为高砂区(三区)溪坪乡辖,1958年属高砂公社溪坪大队,1961年分出成立青州公社后洋大队,1963年并入高砂公社,1972年12月属青州公社,1984年为青州镇后洋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2012年9月村部搬迁至马铺后洋新村办公。门牌地址:青州镇后洋村100号。后洋村原址位于镇南部,距集镇所在地13公里。现整村搬迁至……。 |
后洋村位于西城镇的东南部,距离镇政府约5公里,全村辖有5个自然村,有15个村民小组,46名0党员,全村共计人口353户、1484人(其中男:756人,女728人),劳动力总数866人(其中劳动力转移人数57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为1218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500亩、林地面积为9090亩。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4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55万元、工业产值890万元,企业产值1299万元,……。 |
在梅溪村后田洋中,故名。村委会驻地。1958年成立大队,1961年霍童区制时,属梅坑乡,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西南14.1公里。歪头顶山西面山中。南靠虎贝文峰村,西北与洪口朝鱼村交接。村委设在后洋村。霍童最边的一个行政村。海拔78米。地处山区,聚落发散,辖后洋、火烧岩、铁炉坪、坪下楼、南山、横冈、岩头、庵下、黄家墓9个自然村。包村4个村民小组,87户386人。耕地水田322亩,农地220亩,……。 |
一、基本情况后洋村距离市区7公里,海拔400米,有前坑、后坑、下坑和后洋4个自然村,农户85户330人,党员16人。土地面积8760亩,其中耕地面积641亩,山林面积6128亩。二、村情特点以种植毛竹和柑桔为主,有2座水电站,装机容量325千瓦。交通便利,位于205国道边,村村通水泥路。建有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2006年度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村”、2007年度被区委、区政府选定为……。 |
后洋村位于大湖乡西南部,东与双溪村接界,西和洋里仙门毗邻,南同大坪村接壤,北跟兰田村毗连,面积13161亩,耕地1253亩,山地9345亩,辖后洋、潘际、岩下自然村,计有223户,950人。 后洋村宋元明清属侯官县,同为永安乡(永靖乡)嘉祥西里32~33都;清末属大湖区,民国29年属第六区双大乡,民国34年,属大湖乡双洋保,民国37年,属大湖区双大乡,1949年9月属第九区双大乡,1950年9月属……。 |
一、行政区划:后洋村位于永兴镇西部,与山下乡、枫溪乡接壤,毗邻武夷山市和本县山下乡,驻地后洋街,海拔327米,距镇13公里,村沿溪旁而建,村落形似船,村两头各有古树像船篙中有街道,明末(1628——1644年)开始建立四九墟期,为山区贸易中心。该村面积:17.83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分别为:水坑自然村、毛畲自然村、井坑自然村、蛇元自然村、陈家山自然村、后洋自然村、堵坑……。 |
东南北为一片1.2公里,宽0.9公里,冲积平洋,村置西北角的平洋后,故名。宋初属崇德乡化北里下都。明属东隅化北里下都图4,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属高山镇,1943年属高山镇化下乡分8甲,属泽朗保。1950年属7区安峰乡,1958年属安峰大队高山公社,1961年分析出成立后洋大队属三山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属三山乡,1990年乡改镇亦随之。后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