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塘头东北部末端,故名。宋、元时期属唐安乡永丰里;明、清时期属三区永丰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属新洋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涵江区新洋乡;1958年属涵江公社塘头大队;1961年属涵江区塘头公社后洋大队;1965年属涵江公社后洋大队;1984年属涵江乡后洋村委会;1993年至今属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后洋村委会。后洋村……。 |
后洋村位于牙城镇西北面,距镇6.5公里,下辖岭口(上中下)、沈加岙、三源新村、卓家岩、后洋、柴桥头等6个自然村,共有295户1177人,其中常住人口620人,贫困户19户,党员28人(含预备党员2人)。该村主要经济发展是以茶叶为主,水稻、水果、蔬菜为辅,部分外出打工。这两年大力发展新品种茶叶“金观音、黄观音”油茶、柑橘等,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村书记:谢钦树村主任:兰兴平办公地址:霞浦县牙城镇后洋村岭……。 |
后洋村位于清源乡西北部,距清源镇政府所在地清源村18公里,东邻韶托村,南界芹洋乡,西连托溪乡,北与鳌阳镇交界。地处高山小盆地地带,背靠猪母岗、面朝笔架山,村前小溪流淌,洋面面积达到300余亩,村委会驻地海拔高度806米,绿树成荫,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生态宜居。经202省道,有乡道连接后洋村与外界。后洋是革命老区村,是当年红军常常光顾的地方。1933年叶渊炎参加了南区游击队,1934年……。 |
竹管垅乡后洋村,位于寿宁县东南部,竹管垅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总面积7850亩,下辖山后和坑头两个自然村。后洋村是竹管垅乡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全村共有385户1233人,其中党员41人,预备党员1名,常住人口437人。建档立卡扶贫13户,已全部脱贫。农业以茶粮为主,发展多种经营,现有水田529亩、林地4218亩、茶园2900亩,人均茶园面积1.9亩,是竹管垅乡茶叶主产地之一。成立合作社特……。 |
万安乡后洋村位于浦城县东郊,距县城4公里,东与村头村相连,北与大游村对接。全村有人口380人,120户,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19人。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09亩,林地760亩,非耕地88亩。辖区内有白鹅养殖,种植桂花。后洋村史书有载,曾设为县城所在地,汉代时设:汉兴县;三国时设:吴兴县;唐朝时设:唐兴县。历史文化悠久。……。 |
【地名含义】早年此地为一片低洼地,涨潮时海潮淹没成洋地,后永春湖洋庄氏村民兄弟迁此定居,建村在洼地之尾端,以地形定名后洋。【历史沿革】后洋村宋、元、明属惠安县二十七都风洋铺。清朝时期仍属二十七都凤洋铺。民国17年属惠安县崇武区。民国24年属惠安县第二自治区(由涂寨、崇武两区合并,属甲级区)。民国29年,属惠安县青山镇、隶第二区。民国32年属惠安县青山乡锦绣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惠安县第四区……。 |
安溪县祥华乡后洋村,位于安溪县西北部,海拔约800米多的山沟村落,距县城80多公里,距祥华乡政府8公里,东面临石狮村,西是美仑村,南连美西村,北接小道村,水泥公路直达村中,308省道200公里处就是本村村口。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00多亩,分为四个自然角落,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50人,120户。……。 |
后洋村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现有5个村民小组,农户124户,人口496人,党员26人,村两委干部6人,2012年村财年收入14.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34元。行政区域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9亩,水田991亩,森林面积10058亩。2010年灾后集中重建户20户,并已于2011年春节前全部搬入新居。村里主要是以发展烟叶、闽台精品农业基地为主,农民增收主要为农业、林业、农业基地生产经营等……。 |
后洋村位于大田县文江乡南部,东与前坪黄垅村相连,西与太华华山村交界,距县城30公里。县道广大线南北贯穿全村,东西两侧群山相映,中间形成了一条溪流,村子坐落于群山脚下、溪流两畔。全村共170户,总人口715人,2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6650亩,其中耕地面积420亩,林地面积4930亩,生态公益林560亩,森林覆盖率达74.13%。近年来,后洋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
明正德年间(1512-1521),由分散房屋点扩建连接而形成整体村庄。土改时,前边、山前、后洋、上湖东、下湖东5村合并设为前边乡,属第八区(两城区),1958年从前边大队析出设为后洋大队,属甲东公社,1983年改为后洋乡,属甲东区,1987年改为后洋村委会,属甲东镇,1994年改为后洋管理区,1999年改为后洋村委会。此名沿用至今。后洋村委会位于甲东半岛东南部,面积约8平方公里,1个自然村,总人口……。 |
后洋村位于惠城镇山区北面15公里处,北与大山村相邻,东与叮洋村相接,南与井美村相连,西距山美长戈水库约1公里。后洋村是一个贫困革命老区,全村人口762人,总户数125户,耕地面积300亩,山地面积4000亩,村民主要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后洋村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是一个休闲养老居住的好地方。后洋村班子任期目标:立足山区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推动村级……。 |
后洋村地处大溪镇东北部,榕江北岸边。全村总人口597人,共115户。人均收入3835元,耕地面积250亩,山地面积295亩。是省第一批新农村建设揭西示范点,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扶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际,着力发展生产,整治村容,建设水泥村道、文化广场,树立文明新凤,推动民主管理,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
因辖区内后洋村而得名,村后有一大片水田,雷州方言称“洋”,故名。1956年属陈铁乡管辖。1957年属后坡大队管辖。1985年,由原后坡大队划出,成立后洋村管理区,属海头公社管辖。1986年改称后洋村委会。1988年复称后洋管理区。1999年改称后洋村委会。2003年,撤镇设街,重新划分区域,属海头街道管辖至今。后洋村……。 |
1955年以前合并南洋乡;1958年分并于东联管辖;1961年至1983年为后洋大队;1984年2月撤销生产大队设后洋乡政府;1986年改为后洋村委会;1990年始设后洋管理区办事处。1999年改为后洋村委会,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后洋村……。 |
后洋村简介 两英镇后洋村地处两英东北面的峡英公路南侧,与本镇崎沟、古溪、高堂和峡山镇陈禾陂、上东浦交界,是一个纯农平原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企业比较少,村民主要靠编织竹帘、农业耕作和外出打工。全村现有人口521户2978人,耕地面积153亩。两委成员4人,党员29人。该村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村干部除了守法懂法,提高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