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村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杨田镇西侧,座落广德口水库下游,距103省道1.5公里,距佛教圣地九华山15公里,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被黄泥河、陡门河分为东、中、西三大片,杨朱公路穿境而过。全村有七个党小组,19个村民组,700户,农业人口2416人,耕地面积2786亩,其中旱地110亩,经济结构以生产水稻为主,经济作物茶、麻、桑。现有村办企业1个,私营企业6个,形成了沿河杨朱路为主的工业小区……。 |
黄泥村地处来榜镇腹部,镇内70%的企事业单位座落在黄泥村, 318国道和2009省道穿境而过,村部座落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4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由原黄泥、塘屋两村合并而成,辖27个居民组,1 个社区,有545户,2151人。全村耕地面积849亩,人均0.3亩,山场面积7180亩, 人均3.4亩,该村主要有茶、桑、菜、瓜蒌、水产养殖、小型企业等产业,也是全多经发展的主要村之一,人均多经面积1……。 |
黄泥村地处东至县城南四公里,面积约十九平方公里,东邻尧渡新河,南邻良田村、西村村,西邻铜顶村,北邻樟术村、梅山村,206国道、安景高速南北横贯。现有十四个村民小组,人口1874人,山塘一座,与樟术村共用小二型水库一座,耕地面积700余亩,山场面积24000亩,人均年收入6000元,贯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区,因大片黄颜色泥土而得村名“黄泥”。自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来,黄泥村随国家形势的变化而得到……。 |
因该村土质呈黄色,故名黄泥,故名黄泥,后成为村名。1949年前隶属于棣棠乡第一保。1949年改为青丰村,公社化时改为青丰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重名,根据其驻地黄泥坡更为黄泥大队。1951年析置为村。以境内地名青峰坪谐音青丰,属棣棠乡。1958年人民公社时,改称青丰大队。隶棣棠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避重名,以驻地黄泥坡更名黄泥大队。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大队随之改称黄泥村,隶棣……。 |
因境内黄泥堡得名。因堡上有许多黄泥,故名。原为九村,1961年设立黄泥生产大队;1984年更为黄泥村;2003年黄泥村和花园村3至7组合并为黄泥村。黄泥村……。 |
以境内地名黄泥口得名,故名黄泥村。1949年前属黎水乡第1保。1951年改保为黄泥村。1958年为黄泥管理区。1962年改名黄泥大队。1983年复名为黄泥村。2002年10月撤销川边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黄泥村,沿用至今。黄泥村……。 |
因境内有一“黄泥堡”2004年得名黄泥村,并设立黄泥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村组建制调整,将原黄泥村、堰塘村合并为黄泥村,并设立黄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黄泥村……。 |
因境内土壤为黄色粘泥,故而取名黄泥村。因负责群众自治组织事务故设立村民委员会。黄泥村村民委员会,解放前隶属金带乡二保;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隶属光明公社革新大队;1984年末撤社建乡,隶属光明乡;1992年撤乡设镇,隶属金带镇;2002年并村,黄泥村与青吉村合并为黄泥村,隶属金带镇;2009年因新城建设,成立双桂街道办事处,隶属双桂街道,名称沿用至今。黄泥村……。 |
因此地境内的土地长着一种泥土,颜色全是黄色的,得名黄泥村。1993年3月,命名黄泥村,设立黄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黄泥村……。 |
10、重庆市奉节县公平镇黄泥村 黄泥村位于奉节县公平镇西北部,距离场镇28公里,路面以水泥路和泥面路结合,海拔高度在700-1400米之间,是一个农业大村和经济弱村。 本村占地总面积136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2357亩,旱地1160亩,水田1197亩,林地1385.3亩,堰塘水面20亩。本村以玉米、水稻、薯类为主要经济农作物,其中玉米年产量达248.96吨,水稻年产量314.5吨,薯类年产量253.5吨。其次,渔牧禽也在本村发……。 |
黄泥村位于东风镇西南侧,东与文明村相连,西与梯田村相连,北与拱桥村相连,南与东风镇元木村相连。该村交通方便,煤矿资源丰富,境内有年产15万吨的独资煤矿企业一家,有燕翔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以养殖和种植为主。现有成林的核桃树林上百亩,梨子林上百亩。 --人口总数:3747人 农业人口:3730人非农业人口:17人--行政区面积:7.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0.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
黄泥村位于沙土镇西部,离集镇7.5公里,6个村民小组,987人,耕地1039亩,森林面积485亩。该村是沙土镇面积人口规模最小的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人口总数:987人 农业人口:887人非农业人口:100人--行政区面积:1.753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9.0亩--主要民族成分:发展口号:--所辖村:生产总值:100.0 万元--主要经济产业:名特产品:黑山羊办公所在地:黄泥村……。 |
黄泥村辖14个村民组,1432户,总人口4742人,耕地面积1364亩,是多民族村寨,有彝族、苗族、布依族、汉族,分布居住在各村民小组,海拔高2000米、低800米,是一个气温差距较大的村,有杨梅基地500亩。--人口总数:4407人 农业人口:4103人非农业人口:304人--行政区面积: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05.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发展口号:--所辖村:……。 |
谷硐镇黄泥村位于麻江县谷硐镇南部,行政区域9.0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1462人。黄泥村是一个多民族混居村落,包含了苗,汉,畲,布依族,白族,东家族等民族。主要产业委农业及养殖业。共有兴庄,岩寨,田坎,兴龙,枇杷,黄泥,棉花,大坡,羊方九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1462人农业人口:1462人非农业人口:/人--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91.5亩--主要民族成分:苗,汉,畲,布依族,……。 |
黄泥村位于大坪场镇北部,距镇政府3公里,东与后山村接壤,南和甘泉村毗邻,西同腊岩村相连,北抵九江乡。是大坪场镇海拔最高的村。区域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亩,人口469.因黄泥村山高树多,其半坡有一水井,深如洞,且在下暴雨时出浑水似黄泥,人们便称该井为黄泥洞,村名由此而得。辖:常家、黄家、白沙井、陆家、大竹山、贾家、佛山脚、半边凼、对门寨等自然寨。……。 |
黄泥村位于燕子口镇西北部,面积2.8平方公里,东临甘沟河村,西临云台村,南临亮岩镇,703县道横穿全村,全村有8个村民组,部人口2508人,其中农业人口2464人,非农业人口44人,少数民族238人,有耕地1236亩,林地636亩,全村主要支柱产业为种植业,辖区内有年产30万吨的黄泥煤矿,有私营企业红运砖厂一个,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009年我村被地区列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试点,到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