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拉路、六木2自然村各一字得名。1933年为拉木村,取拉路、六木2自然村各一字得名,属永福县堡里乡。1952年与廉让乡大集、杨湾2村合设拉木乡,属永福县第三区。1955年属堡里区。1958年改大队,并析出大集、杨湾2大队,属堡里公社。1962年与大集、杨湾2大队合设拉木公社,属罗田区。1964年属城关区。1968年复改拉木大队,属堡里公社。1984年7月改拉木村,并设立拉木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 |
黄源村是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白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482105233。 |
辖区1949年前属汪口乡第四保。1949年属江湾区汪口乡。1950年属二区。1953年改属一区李坑乡。1956年并属秋口乡。1958年属秋口人民公社李坑大队。1968年划属秋口大队。1972年成立黄源大队。1984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改黄源大队为黄源村民委员会。黄源村……。 |
1958年成立黄源大队,属琉璃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成立黄源村民委员会,属琉璃乡,1989年4月改为黄源村公所,1994年1月复为黄源村民委员会。黄源村……。 |
“黄源”:明洪武年间,黄氏从福建黄甫大江迁此,建村取名黄源。1958年因修洪门水库,原村址黄源被水淹,部分农户迁建附近山坡上,仍称黄源1949年初属六区孟扩乡,1949年10月后属六区潭市乡,1956年属潭市乡称蔡坊初、高级社,1958年后属龙湖公社严和管理区称井背源大队,1961年分属五角口、蔡坊两个大队。1968年成立红湖公社黄源大队,后又并入红源大队。1972年属龙湖公社,1979年后属严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桐源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东坊、恩坊、毛坑乡。合作化时由才溪、杜溪、杨梅、焦坑初级社转入杜溪高级社,黄源、佳源、里泽、石嘴上,东房初级社转入黄源高级社。外毛坑、坳上、里毛坑初级社转入毛坑高级社。1958年杜溪、黄源高级社合并为黄源大队。毛坑高级社转为毛坑大队,属桐源公社。1961年由桐源公社分出东坊公社,黄源大队分出杜溪大队,杜溪、黄源、毛坑3个大队均属东坊公社。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柏树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大桥区柏树乡。1958年成立星火公社黄源大队。1959年,属大桥公社,1968年并入红旗大队,1972年恢复黄源大队。1983年属双桥公社。1984年成立黄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黄源村……。 |
黄源村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石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424205201。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仁乡五十六七都,1949年属渣津乡,1951年属夏源乡,1968年属江源大队,1984年改名为黄源村。1996年夏源大队合并入黄源村,沿用至今。黄源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二区升堂乡,1956年3月撤区并乡,谓下坊乡团民农业高级合作社,1958年8年月为良坊人民公社团民大队。1961年属良坊人民公社团民大队。1984年3月为良坊乡黄源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8月,莲花县划归萍乡市,属萍乡市莲花县良坊乡黄源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下坊与良坊合并设镇,属良坊镇黄源村村民委员会至今。黄源村……。 |
黄源村是西溪乡的一个重要村之一,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连接西黄线,东临廖坊村,南接黄坑乡,西连大汾镇,北接长源村。距县城45公里,全村山场、土地总面积1030.3公顷,其中水田154.4公顷,旱土90.5公顷。辖20个村民小组,人口1861人、502户。村两委班子共4人,党支部有正式党员23名。黄源村境内有山有水,交通便利,适合种植,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0%,大量种植油茶、金桔等经济作物,地下藏有着有……。 |
村处黄甫坑西麓,村边有水源,因名黄源。1949年称黄甫坑村、岩岭村,属釜阳乡;1958年称黄甫坑生产队、岩岭生产队,属澧浦人民公社江东管理区;1961年称黄甫坑大队、岩岭大队,属江东人民公社;1983年称黄甫坑村、岩岭村,属江东乡;1989年称黄甫坑村、岩岭村,属江东镇;2018年黄甫坑村、岩岭村合并称黄源村。黄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