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驻地曹家景村而得名。解放后为启明区管辖。合作化时组建三个初级社,后并转为景村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归荔堡公社管辖,1962年成立景村大队,1966年改名为红旗大队,1978年恢复景村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改名为景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景村村……。 |
古时有姓景者居住而得名。解放初归景村乡,1957年归独店乡;1961年成立景村大队,归独店公社,1964年与张鳌坡合为一个大队,1978年单设大队;1983年人民公社改设乡镇后,设景村村民委员会,归独店乡管辖;2003年独店撤乡建镇后,归独店镇管辖至今。景村村……。 |
景村距枣强县肖张镇2.5公里,紧邻106国道,有168户648人,党员43名,耕地面积2000亩,人均耕地3亩。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级组织健全。全村经济结构单一,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很少,该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打工收入。……。 |
景村村是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仇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1002107249。 |
以村域内景村自然村而得名。1958年9月,正仪人民公社建五星一大队、前进大队。1981年,前进大队改为郁港大队,五星一大队改为五一大队。1983年6月,正仪人民公社改为正仪乡,五一大队改为五一村,郁港大队改为郁港村。1988年7月,正仪撤乡建镇。2001年10月,五一村、郁港村合并为景村村。2003年12月,随正仪镇并入玉山镇。景村村……。 |
景村总人口2104人,513户人,耕地2100亩。 村“两委”团结协作,廉政为民。认真落实唐口街道办事处的安排部署,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健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村没有出现越级访、集体访案件。建立了村务公开栏,对村内各项事务定期进行公开公示。近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立足本村实际,狠抓基层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平安村庄创建,倡导科技防范,弘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景村 村庄由来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陶马二姓在此立村,因前襟笔架山(三合山),北依凤凰埠,左青龙(有弯曲的洼地水向东流)右白虎(埠上为白色石头)风景优美,故名景村。政区人口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约6公里,三合山以北,西邻孙正东村,东靠路北官庄,南邻804省道,北接马戈庄镇。耕地面积2801亩,居民325户,1212人。经济状况该村以种植大棚西瓜、樱桃西红柿、大棚大姜为主导产业。2005年,……。 |
传说该村古时候,地形地貌很美丽,远望蔚为大观,房舍整齐,树林繁茂,景色宜人,故名景村。1949年属洪洞县五区。1954年属龙马乡管辖。1958年属龙马公社管辖。1984年属龙马乡管辖。1987年成立第一届景村村民委员会,属龙马乡管辖至今。景村村……。 |
该村南有娥皇泉,又背临姑射山,风景秀美,故名景村。明、清时期为景村,属襄陵县管辖。1954年9月,两县合并,归襄汾县管辖。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隶属跃进公社。1959年1月,襄汾县撤销,属临汾县管辖。1961年7月恢复襄汾县建制,隶属襄汾县管辖。几经变更,到1979年底为景村大队,归浪泉公社管辖。1984年2月改行乡镇制,改称为景村村民委员会,隶属襄陵镇管辖至今。景……。 |
漳源镇景村有52户,238口人,耕地面积345亩,其中农作物面积2038亩,种植核桃经济林面积200亩,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3.5万元,人均纯收入2910元,景村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水泥路、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90%,新农村建设规划已全面完成,今年新建一所村级活动场所。支部、村委、班子坚强团结,战斗力强,有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
景村位于临猗县北景乡东北方4公里处,东临杜村,北邻大闫,西临小闫。全村土地面积5171亩,其中耕地面积4661亩。黄灌面积为1070亩,旱地为3591亩,以黄土丘陵为主。全村共303户,1376口人,其中男劳力520人,女劳力480人。全村分为8个居民组,人均纯收入3500元。全村有党员36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村积极落实新“五个全覆盖”建有书屋一个,……。 |
因景村北山有两棵大松树称风景树,故取名景村。新中国成立初属沁水一区下峰行政村。合作化时始为景村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冠名“照进”。1958年9月公社化称景村管理区,属樊村乡五星人民公社。1961年6月改称景村生产大队,属樊村人民公社。1984年4月实行乡村制称景村村村民委员会,属樊村河乡,2021年3月撤销樊村河乡并入龙港镇。景村村概况 景村村位于太行山东侧,在樊村河乡政府的最东端,距县城1……。 |
景村座落在太阳镇以南6公里,原名井村(以100口井命名),村庄面积5.3平方公里,由景村,徐家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27个村民小组,500余户,1600多人。最大居住点居住人数1121人,建村面积1.2平方公里。2010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7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375元,无负债。第一产业是我村的主要产业,以水稻,竹笋,畜禽养殖为主;村民其他收入以工厂上班为主。到2010年底,全村已经建造2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