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龙村位于新市镇东北部,314省道和澄湖路分别村北部,西北部经过,东临横山村,南于博望镇交界,西邻张茂村,属于丘陵地区,全村总面积3.24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19个村民组,总人口3199人。来龙村目前各项工作开展正常,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正在研究制定本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来龙村新貌不久将呈现在群众面前。 来龙村有党员45人,有一个党支部,其中书记一名、委员2名,来龙村严格按照上……。 |
传说此处为龙脉的来源,故名来龙村。民国1942年至1950年修建来龙场而取名来龙村,属来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来龙大队,属黄旗公社。1984年乡村建制恢复后为来龙村,属黄旗乡。1992年9月黄旗撤乡建镇后,属黄旗镇。1995年10月,黄旗由镇改设街道后属江北街道。2002年12月,将小拱村并入来龙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仍属江北街道至今。来龙村……。 |
来龙村来龙村位于璧山县西部,是以农业为主的一个村。全村总户数1223户,共计人口3571人。其中有二个支部,六个党小组,共计党员100人,其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名,流动党员5名。育龄妇女1023人,独生子女814人,流出人口65人(已婚育龄妇女32人),吃低保74户,135人,贫困户18户,46人。五保户22户,现正在申请五保户两户。今年考入大学的共6人。我村总面积3456亩,其中花椒地830亩,……。 |
茂名市电白区来龙村位于羊角镇边沿。来龙村辖12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876户,人口3862人;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6亩。来龙村年平均气温为22℃,年降雨量约为2050毫米,气候特征冬暖夏热。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花生、玉米,村特色经济收入有水稻、花生,上一年来龙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960万元。……。 |
名含义:传清末光州城东约二里处,有一五龙宫,地方官吏上报,此出五龙,恐乱天下,皇令捉诛。一日一家五兄弟全素服,为父出殡,县令,捉诛四,一逃隐于此。传一龙在此,此乃龙地,众皆来此建房,集遂成,名来龙。明代属龙港里龙港寺保。1924年属北区龙港寺保。1930年属七区。1946年属江淮乡。1949年属三区(驻踅孜)。1950年属三区(驻踅孜)中途店乡。1954年属淮凤乡。1958年始建来龙大队,属来龙公……。 |
来龙村简介来龙村地处荆门城东郊,207国道和襄荆高速公路横贯南北,荆石公路贯穿全村,是一个以种植蔬菜为主导产业,养殖牲猛进为辅助产业的专业村。该村辖5个生产小组,国土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在册耕地面积为1596亩,总户数338户,总人口131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全村现有无公害蔬菜面积1100亩,蔬菜大棚620个,新建阳光温室大棚19个,一季园和常年园各占50%,并成立了来龙蔬菜专业合作社……。 |
“来龙”指山势雄伟壮观,延伸似龙,寓意“高山来龙”。1948年初属一区南化乡,1955年为来龙初级社,1956为来龙高级社,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分为来龙、曲头、松山下三个大队,1963年属南化人民公社,1964年由来龙、曲头、松山下三个大队合并为来龙大队,196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1984年按原大队设立村民委员会为来龙村民委员会。2001年隶属于金龙镇政府,沿用至今。来龙村……。 |
来龙村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五福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511324122999。 |
来龙村:十陵街道来龙村幅员面积5.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8亩,共有党小组6个,党员164名(其中预备党员8名);村民小组23个,农户3302户(其中农业户2653户,非农业户649户);总人口9116人,(其中农业人口5979人,非农业人口3137人)。来龙村与成华区龙潭、圣灯、保和等街道接壤。三环路、成洛路,成南高速公路、成昆铁路穿行其中。辖区内有成南长途汽车客运站,市公交客运中心、十陵二……。 |
相传九龙碾八宝,有一条龙碾到歇马店、半边街一带,故名来龙村,故名。1958年4月成立人民公社,取名十大队、十一大队,1985年羊安乡改镇后,变更为来龙村、太安村,2005年邛崃市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时,来龙村与太安村合并,沿用来龙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来龙村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总户数1102户,总人口3658人。辖19个居民小组,有村组干部24名,有村民代表58人、村级议事会代表58人,组级议事会代表95……。 |
此地原有一小地名叫新龙湾,旁有一座山峰,山形似龙,恰好月波河流经此地,因此老人们都说来了一条龙在此饮水,取名来龙山。村以山名。1950年为瓦滓乡四大队,1984年更名为瓦滓乡来龙村,1995年撤销瓦滓乡并入留佳镇,2007年撤销黑龙村、石板村并入来龙村,沿用至今。来龙村位于荣县留佳镇西南方,所辖幅员面积9.2 平方公里,距离留佳场镇11公里,比邻乡镇有2个,村民小组14个,总户数876户,总人口2……。 |
来龙村是纳溪区的省级贫困村之一,位于白节东南部。有6个村民小组,349户居民1220人,党员26名,村三委成员8人;辖区面积10.24平方公里,耕地1285亩,土壤为以红壤土、紫色壤土为主;属岩区和半岩区,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在380-850m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总降雨量12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7℃,年日照1100小时。农业经济发展单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集体经济匮乏,多数村民家庭……。 |
来龙村位于茅溪镇东北面,距茅溪镇10公里,属重点贫困村。全村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418户、1888人,建卡贫困户146户、605人,贫困发生率32.04%,201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0元。有林地5200亩、荒山2000余亩、耕地3100亩,全村经济以农业产业为主、以规模较小的家庭式散养殖业为辅,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主要养殖猪、鸡、牛、羊等。……。 |
来龙村是村级建制改革时由原来龙、吴垭、青柏村三村合并成的,幅员面积1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27亩,林地面积4954亩,全村共辖八个村民小组,767户2651人。村道路3.5公里,组道路65公里,小二型水库2座,共有山坪塘28口,防旱池31口,共蓄水12万立方米,防渗水渠 10公里,卫生水井702口,卫生厕所649户。……。 |
来龙,指来龙观,为境内一古庙,内塑道教祖师泥像,故名。1949年前为文成乡第4保。1951年为博树乡来龙村。1958年为第3管理区。1962年改为第3大队。1981年为来龙大队。1984年为来龙村。来龙村距离博树5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6人,幅员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328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