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建在山间平地里,故名。1949年至1955年崇儒区,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岙里生产大队。1984年8月,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立乡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更名为岙里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1984年,撤销岙里生产大队,设立岙里村民委员会,简称岙里村委会。岙里村……。 |
坐落于古顺塘,地处南台山环抱的山岙内,故名岙里。清代属十都;民国时期属十保;解放初设村;1958年称胜利一社;1962年称岙里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置岙里村委会,属古顺乡;1992年5月“撤扩并”时,撤古顺乡,改属陈屿镇;2000年6月三镇合并,改属珠港镇陈屿办事处;2009年8月撤珠港镇建制,又改属大麦屿街道办事处。岙里村……。 |
岙里村位于新河镇南部,全村总面积为0.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349亩。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227人,439户,外来人口26人,村两委9人,党员47人,村民代表53人,村监委5人,老龄委5人。村内共有企业4家,出租私房10户,村集体经济年收入700000元,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8000元,全村共有低保户9户。……。 |
岙里村位于北洋镇西面。东至青龙头村,南至平田乡东山村,西至平田乡东溪村,北至前蒋、长潭村。有岙里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146人。耕地面积504亩,山林面积2890亩。下辖8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岙里村隔坑自然村。1951年称北洋乡岙里村。1956年属茅畲乡小里岙高级社。1961年,为北洋公社岙里大队。1992年北洋镇、潮济乡、长潭乡合并为北洋镇,隶属为北洋镇。……。 |
岙里村简介岙里村距县城20公里,距乡政府5公里,辖岙里、下湾两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147户、534人。耕地面积425亩,林业用地2785亩,茶园面积105亩。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2154元,有低收入农户44户、136人。目前,岙里村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多集中在嘉善、平湖一带,留守在村的多为老人、儿童,留守人口为85人。岙里村竹木资源较为丰富,农民仍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要收入,辅之以毛竹等林产业……。 |
岙里村地处磐安县东北台地边缘,与胡宅乡政府所在地毗邻,海拔515米,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3.7亩,人均0.259亩,共有山林277亩,人均1.497亩。全村共有71户,总人口185人,现有劳动力145人,其中三分之二劳动力外出务工。岙里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乡处于中下水平。村庄没有二、三产业基础,是纯第一产业(农业)村。农民收入以农业、来料加工、外出务工为主。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主要靠农业,其中农业收入主……。 |
岙里村位于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东面,距街道中心约14公里,交通便捷。现有村民391户,总人口1118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589亩,山林面积2454亩,人多地少特点显著。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元,集体经济年收入30000元。村庄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庄背靠青山,面对沿海南线大道,靠近汽车东站,交通便利。……。 |
村处片村东山坳内,故名岙里。1951年属梅溪乡,1956年属林海乡,1958年建生产队,1961年称大队,属丹城镇,1964年属林海公社,1983年改为村,属林海乡,1992年属丹城镇,2001年6月属丹东街道。岙里村位于丹东街道东面,,共有耕地面积76.9亩,柑橘面积2192亩,山林面积1147亩,人均年收入6900元。党组织功能健全,共有党员26人。现有住户356户,人口99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