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村,位于休宁县岭南乡中部,220省道休婺线穿村而过,于2008年由原岭南村和石川村合并而成。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岭南一组、二组、三组,里东流组、外东流组、九龙组、石川组),284户,974余人,共有党员55人。耕地面积1200亩,茶园600亩,林地11749亩,公益林面积5137亩。主要农作物以油菜、水稻为主,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外出务工是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经初步统计,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0……。 |
因村庄位于张八邻村的南边,故得名岭南村民委员会。1949年属中良乡;1956年属中良高级社;1958年成立中良、庙山两个大队,属卫星人民公社;,同年4月属张八岭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公社改乡,大队改村,改置中良、庙山两村,属张八岭乡;1992年撤区并乡,属张八岭镇;2008年中良、庙山两村合并成立岭南村,隶属张八岭镇至今。岭南村位于张八岭南端,南与滁州市南谯区沙河镇接壤,北与张八岭集镇相连,1……。 |
岭南村地处舜耕山南麓,因位于金家岭南侧而得名,位于山南政务新区西片、三和乡西北部,地势北高南低,缺水易旱。紧邻市区泉山,与龙泉街道隔山相望,距离市政府所在地洞山仅3公里、政务新区中心2公里,206国道穿境而过,具有“金边银角”的区位优势。境内有山有水,风景优美,舜耕山下,泉山湖畔,千亩桃园,花香果甜,引人入胜。绿化苗木、观赏花卉、经济果林、畜禽养殖、劳务输出及“农家乐”项目发展潜力较大。全村辖益城……。 |
岭南村岭南村位于潭头镇西南与金峰接壤,是明状元马铎故乡。风景秀丽,靠山面湖,辖新街、宅尾、西陈、岭南、岭北五个自然村。全村主要以陈姓为主,占总人口98%。还有马、张、王、高等姓。全村总面积2.83平方千米,共1410余户,总人口4490多人。岭南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唐宋明清,科举题名,继轨联镳,有明状元马铎,进士10人,举人13人;近现代有县团级以上-以及博士、硕士等高级职称者数十人。岭南人不畏强……。 |
因位于横洋岭南端,故名。1949年设第四区岭南乡,1958年设大桥公社岭南大队,1984年改为大桥镇岭南村委会。历史沿用至今。岭南村……。 |
岭南村位于安溪县蓬莱镇西部1千米。东至岭东村,西至岭美村,南至鸿福村,北至岭东村。人口与土地面积:岭南村共550户,人口2300人,旅居海外侨亲3000人。全村面积1.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0.37平方千米,山林面积1.2平方千米。下辖:埔顶、大路顶、五房、土笼墓、破厝尾、红头、溪洲尾、埔脚、溪壁山、过溪、侨坑、岭边、溪南、彭岭头共14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村容村貌:近年来,村民在各级政府和……。 |
该村地处罗浮镇的南面与龙川大岭交界,因村内有小岭,故名。1949年称岭南村农会,1950-1957年称岭南大队,1963年-1986年称岭南乡,1986年后称岭南管理区,1999年改称岭南村委会。岭南村……。 |
因地处百足山岭之南村,故称岭南村委会。1949年称岭南乡公所;1958年称岭南生产大队;1984年称岭南乡;1986年称岭南村民委员会;1989年称岭南管理区;1998年10月9日由恩平市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岭南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岭南村委会位置东边是君堂镇,南边是良西镇,西边是牛江镇龙湾村委会,北边是沙湖镇,自然村11条,总人口3828人,总户数812户,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19亩,江洲……。 |
岭南村委会位于鳌头镇东部,S355线旁,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下辖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22人。我村距离从化市区7公里,离鳌头镇中心镇区12公里。岭南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入了龙丰原食品厂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逐步形成水田种植水稻、花生,鱼塘养殖四大家鱼、塘基养殖瘦肉型猪的发展模式。……。 |
岭南村是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大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322106206。 |
岭南村是广西贵港市桂平市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50881120201。 |
岭南村是广西来宾市合山市岭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51381100202。 |
岭南村是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421104214。 |
岭南村是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51423100203。 |
岭南村是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平政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981115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