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位置在孤松岭以南,故名岭南。1956年建立岭南大队,1984年改为岭南村村民委员会。1956年属东沟乡、常庄乡,1958年属东沟乡。1962年属东沟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属大东沟镇。岭南村……。 |
因村庄坐落于蟠桃岭山南麓,故名。1958年8月,设立岭南村生产大队;1984年5月,撤销岭南村生产大队,设立岭南村民委员会。2019年12月,根据盂政发〔2019〕89号文件批复,同意上东坡村、下东坡村、北刘咀村和岭南村合并,合并后村名岭南村。岭南村座落在西烟镇以北5公里处,全村人口189人,村户68户,耕地面积1200亩,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和土豆,支柱产业为玉米,人均收入3000元。……。 |
岭南村位于稷王山腹地,全村63户,190口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全县最贫困的村庄。全村三个自然村独立为三个居民组,组与组相距4公里左右,至今没有硬化路面,劳动力79人,土地面积1平方公里,两委干部3人,党员人数9人。岭南村的耕地全是山坡地、沟坡地,全村总面积近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020亩,人均耕地5.2亩,是典型的农业村,小麦面积占80%,玉米、豆类占20%。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现在谈……。 |
岭南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34104999。 |
岭南村基本情况岭南村地处武乡县石北乡西部,全村总面积3794亩,其中耕地面积530亩。共49户,164口人,党员12人。村支两委3名。……。 |
因该村位于和川村南山土岭之南,故名岭南。1949年属第四区公所管辖;1953年属和川乡管辖;1958年属和川公社管辖;1984年属和川镇,设立岭南村民委员会至今。岭南村……。 |
阳隅乡岭南村地处该乡西南端,全村2个居民组,36户,93口人。该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沟。耕地面积450亩,其中退耕还林300亩,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收入村,偏远山区。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村里没有任何企业,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人均收入在2200元左右。……。 |
地处西岙岭南麓,故名岭南村,村委会驻地岭南。1949年称岭南村。1961年称岭南大队。1984年置岭南村委会,属浦西乡。1992年桐溪、浦西2个乡合并为桐浦乡。2011年撤销桐浦乡,随乡并入陶山镇。2015年属桐浦镇至今。岭南村位于桐浦乡西面,交通便利。全村共有533户,1927人。村民以外出经商为主,以农业生产为辅,人均年收入5421元,村级集体经济比较强。村党支部现共有党员30人。……。 |
小越镇岭南村位于小越镇南端,南与驿亭镇相连,西靠小越湖,与镇上一岭之隔。区域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860人,户数346户,7个村民小组,党员51名、村民代表41名。耕地面积587亩、山林面积228亩、旱地60亩,河面30亩。个私企业20余家,以塑胶制品、密封圈油封制造、模具制作、包装印刷等产业为主,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为1.7万元。……。 |
岭南村位于永嘉县东部山区,楠溪江上游,海拔470米,全村3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40多户,人口1836人,总面积4.6平方公里。是岭头乡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永嘉县的革命老区。全村山林面积4800亩,耕地900亩,茶园500亩。是一个山多地少的纯山区村。历年来,我们村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工作,坚持对个私经济的扶持政策,努力促使村民发展个私经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而繁重的任务,要建设……。 |
因处屏风岭之南,故名。1949年6月与永久村同称高塘乡山岭村,1956年改称永丰乡岭南高级社,1958年10月改属大碶公社西山管理区,1961年10月称高塘公社岭南大队,1983年7月称高塘乡岭南村,1992年5月改称新碶镇岭南村,2003年7月称新碶街道岭南村。面积1.2平方千米,辖前焦等5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四份头16号。340户,831人。岭南村……。 |
以村在岵岫岭南面岭下,陈姓居住,岭称下陈,1951年改称岭南。据《岵岫岭南陈氏宗谱序》,南宋理宗甲寅年(1254),陈启乾自仙居迁此。村由岭南、东溪、响亭山于2006年,合并为新的岭南村。岭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