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村是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市宁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084100211。 |
据《鲁山地名至》载,在村四周有炭窑数座,窑壁上书有“栗林村”字样,后讹为柳林。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简里。1943年属韩信乡。1949年属柳林乡。1956年属杨村中心乡。1961年属柳林公社。1969年更名为柳林大队。1983年更名为柳林村民委员会,属磙子营乡。柳林村……。 |
明、清代此地柳树成林,故名。1914年属西二区荆紫关第四段。1948年属荆紫关区,先西簧乡、后东簧乡、槐树乡。1951年属七区寺湾柳林乡。1955年属荆紫关区柳林乡。1956年属荆紫关区西簧中心乡,柳林小乡。1958年属西簧人民公社置柳林大队。1961年5月属毛堂区东簧小公社柳林大队。1965年属寺湾区西簧小公社柳林大队。1969年撤区并社后,为西簧人民公社柳林大队。1983年改为柳林村民委员会,……。 |
传明朝洪武年间,宋、赵两姓迁此住柳林中,称“柳林”。明属娄岗保。清属七基社。1911年属铁马七大联保。1944年属克威县政府七区。1958年8月,成立柳林生产大队,属阳堌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柳林村民委员会,属阳堌乡。1997年属阳堌镇,至今。柳林村……。 |
早年间,此地种植柳树成林,故名。明清两代属嵩州、汝州镇。1914年改属第九区。1947年属黄庄区。1951年属枣元乡。1958年为柳林大队,属红光人民公社。1963年属黄庄人民公社。1984年为柳林村民委员会,属黄庄乡,沿用至今。柳林村……。 |
柳林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421104214。 |
柳林村位于段集镇南部山区,距街区5公里,镇政府10公里,距县城40公里,区域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亩,其中水田面积522亩,林地面积10543亩。辖区共有8个村民组,429户,总人口2011人。其中:贫困户50户,130人。村民人均年收入4100元,村支部共有正式党员33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1、旅游资源方面:境内有莲花洞、斧劈石、蝙蝠洞、楚王城遗址、东西猫石等自然景观10余处,因交……。 |
柳林村在镇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4千米。辖区2.6平方千米。居民749户2900人,有郭、苗、张等姓,多为汉族。此处原为一片柳树林,建村时以此得名。邻朱桥、冯庄、姜姚固、韩小庄。主产小麦、玉米。收入以务工、务农为主,养殖家畜家禽,年人均7600元。聚落呈方形,民居为砖石、混凝土结构。有卫生室、健身场所。街道4条,连接省道306线。……。 |
柳林村是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顺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81101211。 |
从前,此处柳树丛生,林木荫郁,故名。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49年属张村区。1958年设柳林大队,属城关公社。1959年属张赵公社。1961年属芦村公社。1962年属张湾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改称柳林村民委员会,属张湾乡管辖。2022年5月撤乡设立街道,属甘棠街道管辖至今。柳林村……。 |
柳林村是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柳林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502207203。 |
清代时期,汤姓从今陈砦迁来定居,因为村周围柳树较多,故命村名为柳林。村委会以村得名。解放前,统一属郑县。1948年10月解放后属郑县第二区柳林区。1953年2月郑县改郊区,属郊区柳林区。1959年属郊区柳林副食品综合场。1963年属柳林人民公社。1983年4月公社改乡,属柳林乡。1987年郊区撤销,成立柳林村民委员会,属金水区。1995年撤乡建镇,属柳林镇。2011年4月撤销柳林镇,分社国基路、杨……。 |
东汉建武五年(29)六月光武帝刘秀率军亲讨梁王刘纤驻军于此,以地多柳,故名柳林。唐代有集市称柳林集,简称为柳林。1939年属第六区朱庙保。1946年置柳林保,属坞墙镇。1949年属顺河区柳林乡。1950年属坞墙区柳林乡。1956年建柳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更名为柳林生产大队,属坞墙区柳林人民公社。1961年属坞墙区孙路口人民公社。1962年属坞墙区柳林人民公社。1965年复属坞墙人民公社……。 |
柳林村地处黄洞乡东北部,辖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8人、党员38人,耕地面积共716亩,其中水浇地280亩,荒山面积9000亩。全村总人口212户724人,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2018年已顺利脱贫摘帽。柳林村着重在产业发展、政策落地、提升能力、问题整改等方面狠下功夫。一是2018—2019年以来实施了“四大硬仗”、“六大行动”和“四大工程”,为贫困群众落实了产业、转移就业、光……。 |
柳林村位于马畈镇东南部,南与南向店乡五岳村接壤,西与庙山村相邻,北与汪畈村交界,东与北洼村相邻,辖18个村民组、1998人,耕地面积1339亩,林地面积7000亩。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员29人,国家级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