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村村情概况一、基本现状(一)自然状况龙泉村位于淮滨县马集镇政府正西方,省道S337线与S336线交叉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镇政府1.2公里,距县城16公里,辖11个村民组,464户2328人,外出务工580人(其中男性406人,省外务工308人)。版图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583亩,水田1800亩,旱地783亩。(二)经济状况龙泉村种植结构以小麦、水稻为主,养殖以……。 |
龙泉村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毛堂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326302222。 |
龙泉村是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观音湖生态文化旅游渡假区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921450211。 |
民国时期属龙浪乡龙头保,1949年10月名龙头村属第三区;1956-1958年属白霓区大白乡析村更名新塘合作社,前进合作社,五星合作社;公社化时期属白霓区大白乡,更名麻地、前进、五星大队;1961年前进大队更名龙泉大队;1971年龙泉、麻地两大队合并为合心大队;1984年合心大队更名龙泉村,五星大队更名红石硚村、隶属白霓区大白乡;1987年撤区建镇红石硚村、龙泉村随同大白乡并入白霓镇;2003年红……。 |
龙泉村是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活龙坪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2826202241。 |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龙泉行政村,负责人称村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设立龙泉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龙泉生产大队、龙泉大队,负责人称大队长;1959年5月,以驻地命名,更名为龙泉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66年5月,我国“文化大革命”开始,更名为龙泉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称主任;从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对我国……。 |
龙泉村属二高山,海拔1200米,座落在建南镇东南部,村委会相距集镇6.5公里,所辖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97亩,其中水田291亩,185户,663人,17名中共党员,上年人均纯收入3588元。……。 |
相传此塘有泉眼直通东海,东海二蛟龙常常自泉眼潜入磨陂塘兴风作浪,危害百姓。一日黄昏,张天师路过此塘,见塘中波涛汹涌,塘附近天昏地暗。知道又是二龙作怪,遂从腰上掏出令牌扔到塘中。转瞬塘中风平浪静,天空夕阳依旧。作恶多端的二龙被彻底降服了,但天师的令牌再也没有找到。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此事,便在磨陂塘西泄水口建了一座双层石板桥(三步两道桥)供行人通过,意即二龙永远被踩在了脚下。并沿此道在一里之内修了三座庙……。 |
因境内有一山名为龙泉山,据传是因为山中有一清泉,泉中有神龙在此栖息,因而得名。后此村以山为名,故名。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一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县设四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一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全县划分乡镇,所辖地段属信义乡,1949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城关镇区群益乡,1951年所辖地段……。 |
传说因村内门前有一口古井,泉水清澈充沛,不受旱涝影响,被人们尊称为龙泉,故命名此井为龙泉。1980年先锋大队以此更名为龙泉大队,1984年改为龙泉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年因上年汉江发大水,废10区为5区,属第一区永平乡;1941年撤区建乡,县设31乡镇,属长城乡;1946年整编保甲,县设24乡,属自强乡;1949年7月钟祥县人民政府成立,设11个区,属洋梓区官庄乡;1956年合……。 |
境内多泉水,故命名为龙泉村。1949年-1950年,为大冶工矿特区章山乡三大队;1950年-1955年,为大冶县二区章山乡三大队;1955年-1956年,为大冶县章山乡三大队;1956年-1957年,为大冶县第四指导组;1957年-1975年,为大冶县湖山区章山公社第三大队;1975年-1984年,为大冶县河口公社龙泉大队;1984年-1993年,为大冶县四顾闸镇龙泉村;1993年-1995年,为……。 |
龙泉村位于郧阳区谭家湾镇西北部,距城区15公里。全村面积2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80亩,山林面积24000亩。该村民间文化底蕴深厚,传说动听。据考证,正堂福祖庙、侧方娘娘庙、后方官庙、柏树垭的太山庙,遥相呼应,索罗庙前娑罗树、太山庙的大柏树为鄂西北少见的古树。还有青龙泉、白龙泉等泉眼10处,常年不断,哺育龙泉百姓,龙泉村地名由此而来。更有黑沟口水锈石、干沟天然溶洞,奇石怪状,滴水深洞极具观赏……。 |
龙泉村有7个村民小组,503户,1516人,耕地面积1425亩,现有党员55名,2009年被纳入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我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理”的新农村建没要求,以发展茶叶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民主、和谐、友善、互助的划级新风为支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大力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社区理事会正常展开了工作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逐步推进……。 |
一、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柏临河两岸,紧邻龙泉镇政府,是湖北稻花香集团的所在地。全村版图面积10.58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645户2136人,其中男性1088人,女性1048人,党员45名,村中心户16个,村民代表28人,村干部4人。 该村耕地水田总面积1164亩,旱田总面积512亩。200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人平纯收入5178元。 二、基础设施 土宋路、晓鸦路途经该村,水泥路通……。 |
相传,此地有一口泉眼,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竭,人们称之为“龙泉”,因此得名。清末属怀泽一里;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三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大集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第二区;1950年属大集乡;1955年建立新华乡,后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联新大队,属朝阳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大集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龙泉大队;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