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村位于永定县南部,西与南溪新南村交界、南与奥杳村相邻,东与吴屋村相伴、北距湖坑镇所在地6公里,村落面积约2平方公里。现全村有人口202户718人,管辖楼下、彩乾、斗角三个自然6个村民小组,村民主要以农为业。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关心以及各界热心人士支持下,全村面貌发现巨大变化,村民生活宽裕,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其中村内主干道路全部铺设水泥路面,而且四通八达,晚上灯光……。 |
因村建于旧楼房的下方,故名。民国时期属下庄乡,名琅环;1954年8月设天井洋乡,属第七区;1958年设天井洋大队,属前进公社;1984年属坂头行政村,1989年坂头分设楼下村,设楼下村村民委员会。杨源乡楼下村辖天井洋、楼下、墘头、龙滩四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390人。种植烟叶、高山蔬菜、高山小茶、锥栗、油茶等经济作物。……。 |
楼下村系杉洋下半区12个行政村之一。位于古田县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该村村落面积2.1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915人,278户,其中党员33人,村两委6人,下辖三个自然村(大岭下、紫峰、下山洋),10个村民小组,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香菇、花菇为辅。楼下村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自先祖由杉洋迁入定居,至今200余年,仅清代科举时期就考入文秀才4人、武秀才1人;位于紫峰溪的亭下桥于清朝宣统元年(19……。 |
楼下村系福鼎市叠石乡管辖,位于叠石乡东部,距市区约有19公里,东邻库口村,西邻苏山村,中心村距叠石乡有7公里,村落面积约有2.7平方公里,通村公路未浇灌水泥,交通不便,现全村有15个自然村,366户,1390多人。楼下村的村民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全村茶叶种植面积1000多亩,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和“龙井早茶”,村民自筹资金办3个茶叶加工厂,使茶叶经济效益大为提高,另外还有槟榔芋、红薯淀粉,给村……。 |
楼下村地处西山畔下,金山工业区中心,北与阵坂村南与麦浦村接壤。全村总面积42.13公顷(其中工业区投入18.13公顷、西山自然村10.07公顷、楼下自然村13.93公顷)。全村总户数317户,总人口829人,(其中经济社成员775人)。下分三个村民小组,由楼下、西山2个自然村组成,辖区内共有2个下生服务站、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全村财政由鱼塘、土地、商店、厂房、市场、土地投资六大部分经营性固定资产收……。 |
古人迁移至此,搭草楼来开始新的生活,居住在草楼下,故名。旧属崇德乡化北里下都,有龙峰、楼下、上魏三个境。元因之。明属东隅化北里下都4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高山镇。1943年属高山镇化下乡上魏保。1950年属七区,三山乡,1955年属三山区,1958年属高山公社三山大队,1959年析出成立楼下大队。1961年属三山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楼下村委会属三山乡。1990年9月属三山镇。楼下村……。 |
原只有溪边一楼,河水逆流到楼下,故称。1950年初属第二区(斜滩区)楼下乡。1958年设斜滩区金星人民公社楼下大队。1961年为斜滩区斜滩小公社楼下大队。1965年撤区并社为斜滩人民公社楼下大队。1984年拆社建镇为斜滩镇楼下村委会。楼下村……。 |
因位于山脚下,抬头可见山上其他村建的楼房,故名。1950年成立楼下乡,后改称柏柱公社,1958年改楼下大队,1984改为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楼下村……。 |
古时许氏祖先因儿子三人长大,要各自成家,分房产是以“前厝”、“下厅”、“楼下埕“三份分之。其后代遂以此三处厝号代称各房号,后“楼下埕”一房择另择新址建房繁衍,新址名楼下埕,慢慢演化成如今“楼下”。即“楼下村村民委员会。明、清时称三都楼下村。民国时期属玉文镇文定保。1950年属第五区文定乡。1958年属坂东公社文定大队。1963年分置楼下大队。1984年7月改为楼下村委会属坂东镇人民政府。楼下村……。 |
迳头镇楼下村位于迳头镇政府西北12公里处,全村现有31个村民小组,有97名0党员,有740户人,合计人口3466人,水田2348亩。其中农村常住人口2101人,外出务工人数351人。近年来,村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
1630年-1661年,由广东省博罗县泰美镇良田族人分支迁移至此地而形成。据村民称,村庄落基时始祖取村名为楼下村。清朝时期,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四区八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二区泰美乡;1956年11月,属博罗县楼下乡;1958年1月,设立博罗县泰美人民公社楼下大队;1983年11月,称博罗县泰美区楼下乡;1986年1月,称博罗县泰美镇楼下管理区;1999年3月,称楼下……。 |
楼下村楼下村位于揭东县西部,与玉湖镇攘壤。现有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下辖区五个经济联合社,总人口5461人,1320户,耕地面积近1800亩,山坡地面积800多亩。楼下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以白萝卜、龙眼等果蔬种植为主,人均纯收入3938元。近年来,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先后共投资改造旧厕池建设新公厕、疏通排水沟、村道水泥化,整治村容村貌,美化了居住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多次被评为先进……。 |
解放前叫绿松楼,解放后根据李氏定居所建的炮楼,改名为楼下,故名。1953年由楼下、牛轭寨等组成楼寨乡,1956年由楼下大自然村成立楼下高级社,1963年由楼下、大新、青塘合并为楼下大队,1999年成立楼下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楼下村……。 |
1949至1957年称楼下乡,1958年称楼下大队,1987年称楼下管理区,1998年称楼下村委会,沿用至今。楼下村……。 |
楼下,即坐落在炮楼下的聚落1949年10月属云浮县河涟乡楼下村;1950年属新兴县第五区河头乡;1958年属河头乡,同年11月属东风公社楼下大队;1959年属天堂公社称楼下大队;1961年属河头公社楼下大队;1983年11月属河头区公所楼下乡;1986年11月属河头镇称楼下管理区;1999年属河头镇楼下村民委员会至今。楼下村……。 |
楼下村委位于廊田镇的最南面,东面与东庄村委相接,南面、东南面与长来镇的东边村委、金鸡村委相连,西面与寨头、平富两个村委隔河想望,北面紧接白山村委和廊田村委。东西距约3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总面积约20多平方公里,距廊田镇政府5公里。楼下村委有水田面积4479亩,辖楼下、圩坪、鹿江3个自然村,设2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60户,总人口3808人,为廊田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委会。楼下村现有3个自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