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情简介 芦山村总人口2342人,可耕土地3370亩,共有13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49人。建有新型医疗室3间,总面积440平方。切实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 二、村级特色和优势 芦山村具有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交通十分便利,随着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开展,芦山村建成水泥路面的道路4公里,方便了群众出行。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 全村人均土地1.53亩,秋季作物多为小麦,夏季作物有玉米、棉花、花生。小麦……。 |
此地居住人口以芦姓人口最多,且以地形以山地为主,故称作卢山村。魏晋南北朝时期,仇池国在此建国,俗称羊马城,明朝后期芦姓人在此聚居,便自然而然叫做芦山,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也一直叫做芦山,直到1986以后才正式定名为卢山村,沿用至今。芦山村……。 |
由于很早以前,本村本社芦氏家族相当多,以姓氏命名为芦家山。1983年固城设乡,命名为固城芦山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芦山村……。 |
芦山村是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424208202。 |
芦山村是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803103204。 |
芦山村是广西梧州市蒙山县夏宜瑶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423202205。 |
芦山村位于久长镇境东面,东接开阳双流镇白马村毛稗冲,南与永兴村相连,西接新民村,北连息烽永靖镇安马村,村委会所在地对门湾,距镇政府5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245户1211人,均为汉族。村境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多山脉,山峰连绵。麦肖公路穿境而过。平均海拔1330米,年平均气温13.2℃,积温≥3838.6℃,降雨量1180毫米,无霜期258天,日照1254.9小时。村境元代属落邦札(扎)佐长官司。……。 |
芦山,原称“六山”,以附近的凤凰山、狮子山、瓦窑山、夜合山、栎木山和鸭头山而得名。元朝初年到清代是卢山长官司司治驻地。长官司长官姓卢,称“卢山”。逐步演变为芦山。1983年得名芦山村村民委员会,属芦山乡。1984年11月属芦山镇。2001年行政村调整时保留芦山村村民委员会建制。2014年行政区划调整属芦山镇。得名并沿用至今。芦山村……。 |
新洲区阳逻街芦山村面积3.6平方公里,村民小组12个,户数368户,人口总数1350人,党员总数56名。芦山村位于新洲区阳逻街东南部。芦山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正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村级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芦山村始终坚持“创建文明芦山,构建和谐家园”的理念。芦山村始终致力于提高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作用,实现“五务合一”功能达标的“二十个……。 |
因村旁有座山形似火炉,中心低凹,四周高,故得名“炉子山”,后因文字改革和语言精简,将“炉子山”改叫“芦山”,村以山得名。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新民初级社,属三店区周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新民大队,属关口区三店人民公社;1976年撤区并社,与千斤大队合并定名为芦山大队,属大灵公社;1981年与千斤大队分开以境内山名炉子山定名炉子山大队;198……。 |
芦山村是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九龙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521103209。 |
山上有泉,泉水汇流成潭,潭边飞来芦花长出芦苇,从此这山上芦苇生长茂盛,成为一道奇观,遂取名芦山。因村在山前,取名芦山村。1958年建队时,命名为芦山大队。1983年改设为芦山村民委员会至今。芦山村:位于汴塘镇西南5公里处。……。 |
因村后有一小山叫芦山,故名。建国初为芦山村;1958年改为芦山大队;1983年改为芦山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单家店村村民委员会合并入,沿用至今。芦山村:位于黑林镇东南5公里处。……。 |
属丘陵地区,黄土岗坂连绵起伏,有卢氏和卢坊庙故名芦三乡,后更名芦山村。芦山1949年后属城关区芦山乡,1958年为楂林公社为芦山大队,1984年为西郊乡芦山村委会1984年更名贡江镇芦山村至今。芦山村……。 |
芦山村是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穴坊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682103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