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岗村位于王岗乡东部,辖马岗、杨半坡、郭半坡、树底、董家、苏营、下坡7个自然庄,16个村民小组,3200亩耕地,人口1717人。支柱产业以传统农业和玉雕产业为主。近年来,马岗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民在-精神指引下,以“三化”协调发展为契机,按照“一切服从服务于特色产业”指导思想,下大力气培育壮大玉雕支柱产业,实现了产业做大做强,农民增收致富目标。目前,马岗村从事玉雕产业人员已达400余人,人均年增收……。 |
马岗村村情概况一、基本情况马岗村位于王家岗乡西北部,全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86亩,10个自然村组,全村总户数528户,人口2129人,共有贫困户37户116人,未脱贫37户116人,目前贫困发生率5.4%。其中:一般贫困户5户25人,低保贫困户18户73人,五保贫困户14户18人。因病致贫26户79人,占63%;因残6户18人,占15.5%;因学2户7人,占1.7%,缺资金2户11……。 |
因马姓最先在岗上建庄,故名。清属裕州抚老下里。1912年属东区。1931年属二区(独树)。1942年属独树镇。1947年属鲁南县独树区。1958年成立大辛庄大队,属独树公社。1970年与梁庄、白石咀大队合并为梁庄大队,属独树公社。1974年分开为马岗大队,属独树公社。1984年改队为马岗村民委员会后,属独树乡。1986年改置镇后,属独树镇。马岗村……。 |
明洪武年间,马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地势较高靠山岗,故名。清属牛蹄保。1913年属牛蹄区。1947年属泌东县牛蹄区。1949年属泌阳县牛蹄区。1956年属板桥中心乡。1957年属板桥区。1959年属板桥人民公社。1961年属板桥区。1969年设马岗生产大队,属板桥人民公社。1977年属下碑寺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称马岗村民委员会,属下碑寺乡。马岗村……。 |
明代,马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岗丘地带建村,故名马岗。明清属中官保(今张官营村)。1948年属唐西县郭滩区。1949年属唐河县郭滩区(曾驻叟刘、长秋)马岗乡。1956年撤区属郭滩中心乡建星火高级社。1958年建立马岗大队,属郭滩人民公社。1961年属郭滩区马岗公社。1963年属郭滩区郭滩公社。1968年撤区,属郭滩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马岗村民委员会,属郭滩乡。1994年撤乡建镇,属郭滩镇至今。马岗……。 |
一、基本情况全村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目前全村已基本实现排前路硬化,饮用水全部符合安全饮用指标,实现家家通自来水。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0人,帮扶单位是舞钢市气象局。责任组长是尚店镇政府食药品协管站站长张小丽;第一书记是舞钢市气象局付世权。平河村目前共有301户1352人,土地面积2300亩,脱贫享受政策23户36人,监测户7户26人,低保人员23户33人,特困供养14户16人,村内基础设施完……。 |
马姓人家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此建村,因位于火龙岗东缘,故而得名马岗。明、清代称马家岗。新中国成立后,简称马岗,沿用至今。1950年,设村。1958年,成立汤阴县五陵公社马岗生产大队。1962年,划归冯村公社。1963年,公社驻地迁往瓦岗村,改称瓦岗公社马岗生产大队。1983年,社改乡,队改村,称瓦岗乡马岗村民委员会,其名称沿用至今。马岗村……。 |
明初马氏由茶庵分居于此,建楼,名村马缸岔楼,简称马缸,今称马岗。1949年属二区。1955年属河堤乡。1958年为河堤公社马岗生产大队。1961年为河堤区马岗生产大队。1965年为河堤公社马岗生产大队。1974年为白楼人民公社马岗生产大队。1984年为白楼乡马岗村民委员会。马岗村:位于白楼乡东北4公里处。……。 |
马岗村是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经开区)东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20607110244。 |
早年马姓人家迁居此岗地,逐步形成村落,得名马家岗。清朝,属谷城县(兴仁区)。民国初年沿清制。民国二十年(1931),属谷城县陡沟乡。民国二十三年(1934),属谷城县一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谷城县仙人渡镇。1947年,属谷城县一区。1949年,名马家岗村,属光化县第四区(仙人渡区)委员会。1952年,名称不变,属光化县二区。1956年,名马家岗高级合作社,属光化县张营乡。1958年,名群……。 |
新洲区徐古镇马岗村地处镇政府所在地,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2亩,山林面积196亩。辖6个村民小组,265户,1240人,残疾人口和低保户38户,受助人口112人,五保户2人。村党支部成员4人,党员30名,下设3个党小组,入党积极分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19人,40岁以下年轻党员9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8人,村民代表27人。马岗村现有马岗村木芯板厂,每年创造产值千余……。 |
马岗村位于宋应线两侧,南与河0界,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总耕地面积1853亩,其中水田1689亩,旱地164亩,山场面积2466亩,茶园500亩,经济林500亩。人口现状: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96户,总人口2382人。空巢老人5人,留守儿童7人,建卡贫困户45户75人,其中农村低保户72人,五保户5人。村级组织:现有党员48名,入党积极分子10人,今年发展党员4名(均为在外成功人士)。在职村……。 |
因马姓居多居住岗上而得名。民国初年琚湾镇划为枣阳西一区,设有琚湾堡、草寺堡、蔡阳堡、芦坡堡,至1927年,琚湾为鄂北革命根据地,1947年冬,琚湾解放,属于琚湾区,1949年5月撤销襄枣宜县和随枣县,将西县所辖原属枣阳地区合并为枣南县,琚湾属于枣南县所辖。1950年冬进行土地改革,琚湾镇为县管辖。1951年8月,民主建政时,枣阳县共11个区,琚湾为枣阳县第八区,1952年8月,琚湾镇由县辖镇改为区……。 |
早年有马姓人家来到此地,在位于巴水河边一山岗上建房居住,繁衍生息,故得名。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一星社、五星社,属巴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五星大队,属巴河公社;1959年恢复区建制,属巴河区;1969年以境内地片名马岗定名为马岗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属巴驿公社;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巴驿区西河乡,原名称马岗大队变更为马岗村民委……。 |
明、清时期属黄州府黄冈县永宁乡;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属黄冈县第三区;解放初期属黄冈县第三区;1951年属黄冈县第十区;1956年属黄冈县但店区;1957年属但店指导组;1958年改为黄冈县和平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时期属黄冈县和平人民公社但店管理区,为团结生产大队;1962年设区建社时属但店区但店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后属但店公社;1984年恢复区、镇建制后属但店区但店乡,更名为捉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