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寨村(majiazhaicun)位于水尾镇西部,以村委会驻地得名。东面是大山,西面是丘陵,人口及耕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坪冲地带,全村17个村民组,477户,2247人,其中侗族326人,苗族57人,余为汉族。总面积9.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38,其中田1490亩,主产稻谷,境内有天落塘水库。水尾至驾鳌的乡村公路从村内通过。老湾(laowan)在水尾3公里。与中湾对称又名上湾,聚落块状,168人……。 |
代王城镇马家寨村,位于镇政府西2公里处。马家寨历史悠久,蔚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出土于该村。该村是国家级贫困村,2018年脱贫村。全村总人口252户、677人,耕地面积1292亩,水浇地面积800亩,现有党员26人,村两委干部5人。 ……。 |
原名马村寨。至宋代,以镇守三关闻名遐迩的御辽名将杨延昭在此屯驻水军,演兵习武,以船为战而闻名。村寨四面环水、设有四门。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名定安。明永乐年间又有古北口外小兴州人迁至,改名马家寨,也称:四门寨。马家寨村现有人口5688人、2000户,分为20个村民小组(或小队),共有耕地5740亩,苇地186亩,水面1300亩,主要产业有:造船、渔网、养殖、种植业。村集体收入2.4万元/年,集……。 |
据传,该村建于元代,以居民姓氏取名马家寨。明永乐三年(1405),由山西洪洞迁来张姓定居,村名仍沿用旧称。马家寨村……。 |
原来是西留村一家姓马的人迁居于此,故名马家寨。1949年6月属破胡区。1954年6月属四区。1958年8月成立马家寨生产大队,属西章人民公社。1966年属坡头人民公社。1982年属北坡头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乡,改为马家寨村民委员会。属北坡头乡,1993年11月乡改镇,属函谷关镇至今。马家寨村……。 |
清雍正初年,马氏家族祖先从湖南迁入此地定居,因马姓人口较多,住户较为集中形成较大规模的房屋建筑群落,故名。元代属木册安抚司;明玉珍据蜀改木册长官司;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属木册安抚司;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复置木册长官司,隶高罗安抚司,田谷佐为长官司使;清初至雍正年间属木册长官司;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木册土司制度终止,田应鼎隶孝感县籍,世袭把总;清乾隆元年(公元173……。 |
马家寨村是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马家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211282111200。 |
马家寨村是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宁津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082001230。 |
马家寨村,位于县城南7公里街道北,地理坐标北纬36度49分,东经117度44分。耕地面积798亩,人口615人,党员19人,村民代表30人。马家寨村主要以种农业为主。据清代《长山县志》记载,明、清时期称马家寨。明洪武年间,马姓居民由直隶枣强县福丰迁此。因村周围有围墙,故取名马家寨,沿用至今。……。 |
因相传此村有回族姓马人氏在此居住,清咸丰辛西(1861)年间回族迁走,故名。清咸丰辛西年(1861)得名沿用至今。民国未期属保山县七区中正乡;1950年属十区爱华乡;1958年属蒲缥公社红星管理区;1971年属蒲缥公社马家寨大队;1984年属蒲缥区马家寨乡;1988年属蒲缥乡马家寨行政村;1996年属蒲缥镇马家寨办事处;2000年改为蒲缥镇马家寨村民委员会至今。马家寨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