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庙村位于税镇最西部,与界首经济开发区接壤,308省道北两公里处. 现有人口3620人,1081户,耕地4200亩,下辖7个自然村,该村设党 总支一个,支部3个,现有党员87人。村内通水泥路4.2公里,现有小学一所,在校学生264人,幼儿园一所,规范化卫生所正在筹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种植、养殖、建材厂都有良好的发展形势,农民人均收入4200元。……。 |
因其为行政村驻地,又因此处马姓为主,且此处旧时有座庙,故得名马庙村村民委员会。原属南京山乡;1961年成立京山公社,建马庙、莲塘两个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京山乡,改置马庙、莲塘两村;1992年2月属总铺镇;1992年9月属京山办事处;2003年随京山办事处并入总铺镇;2008年,莲塘村并入马庙村,属总铺镇至今。马庙村由原马庙、莲塘合并,共534户,计2115人,行政村驻地马庙。……。 |
马庙村概况 马庙村位于双墩镇西北部,京沪高铁倚村而过,交通发达北连鲁墩路南连梁庄村,东靠合水路,西靠陶楼乡。现设党总支部,下设庙岗和古井2个支部,共56名党员。全村共1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988 人,占地面积4950亩。我村是典型的油菜、水稻为主村落。2008年以来,村里经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广泛调研,确定了“以增加农户收入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劳务输出业,以加强两委班子建……。 |
上窑镇马庙村坐落在景色秀丽的高塘湖北侧,206国道穿境而过。全村共有个5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常住户440户,总人口1600人,其中劳动力900人,党员40人。全村土地面积2800亩,其中湾地1560亩,岗地1240亩。近年来,马庙村党支部在方华举书记的带领下,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现代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改变马庙三十几年来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 |
马庙村位于马集镇域北部,东与柴河村相连,北靠坝湖村和太平村,西与三官村相接,南与李魏村接壤。2007年马集镇实施村庄合并,原来的马庙村和李北村合并成马庙村。总人口3700人,党员人数,76人,村域总面积约6.62平方公里。村内设有小学2所和卫生所一所,其中卫生室占地约2亩,袁圩小学1-3年纪,学生100多人,教师12人;育才小学占地6亩,学生80人1-2年级。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麦子和蔬菜大棚。村内……。 |
马庙村村情简介 马庙村是位于镇南部的崇山峻岭与河谷平原交互构成的山中重镇。由于独特的花岗岩地质与奇峰峭石、断崖云岭、悬泉飞瀑、碧潭岩洞等奇险的地貌,在1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10个村民小组810户农家的2840总人口中,就有7个组的农户2000多人口长年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奇山异水之中。勤劳的劳动人民千百年来为这里凿通了天梯石阶,穿林小径,水泥马路。这些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网络……。 |
因以马姓人氏聚居,且为敬奉祖先,修建寺庙,故名。1960年曾属叶堡公社李坪大队,1974年为叶堡公社马庙大队,1984年更名为马庙村村民委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马庙村位于叶堡镇中部,1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196户869人,总耕地面积1490亩,林果产业面积1005亩,其中:苹果636亩、花椒369亩。主要以苹果、花椒为主导产业。……。 |
明洪武三年(1370),马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建一庙,故得名马庙。1948年属朱庙区。1949年称马庙行政村。1956年称马庙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第三区。1958年称马庙生产大队,属潘井人民公社。1965年属李老家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马庙村民委员会,属李老家乡沿用至今。马庙村:位于南王村西侧。……。 |
明代,马氏迁此,后于村东头建庙,故名。1949年称白庄村公所,属官庄区。1955年称白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林张中心乡。1958年设白庄生产大队,属官庄人民公社。因与本县慈圣公社白庄大队重名,故于1981年4月经商署文(1981)62号文件批准更名为马庙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马庙村民委员会,属岗王乡。2011年11月乡改镇,属岗王镇至今。马庙村:位于岗王镇以南3公里处。……。 |
明代,马氏迁此建村,在村前建有一座小庙,故名马庙。1949年属会亭区。1958年属会亭人民公社,名为马庙村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属会亭乡,名为马庙村民委员会。1986年撤乡建镇属会亭镇,沿用至今。马庙村:位于会亭镇东北4公里处。……。 |
传明初马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成村,建奶奶庙一座,遂以“马庙”为村名。清属沟陵社。1912年属吕司李联保。1944年属芝圃县民主政府二区。1946年属傅集区马庙乡。1958年8月,成立马庙生产大队,属傅集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马庙村民委员会,改属邢口乡。2001年属邢口镇,至今。马庙村……。 |
村名来历一说因村内有一座马王庙而得名。另说,原名潘家洼。因时任县令是一位出身贫寒、清正廉明的好官。这年天遭大旱,县令视察民情,行至潘家洼,快马累死于此,人们为纪念县令和累死的马,纷纷捐款捐物,在马的墓前修建了一座马王庙。自此,潘家洼更名马庙。1973年从仓王生产大队分出,成立马庙生产大队,属十八里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马庙村民委员会,属十八里乡。2000年乡改镇,属十八里镇至今。马庙村……。 |
东汉时期,在斜纹河边有座马王庙。后来在庙周围形成村落,故名马庙。明清,为马庙镇,属上店里。1912年,为马庙保,属龙崖镇。1949年,为马庙乡,属付店区。1960年,建立马庙大队,属付店公社。1984年改为马庙村民委员会,属付店乡。2000年,属付店镇。马庙村……。 |
在很久以前,为南北交通要道。南宋初,康王赵构迁都临安,路过此地时,恰遇河水上涨,挡住去路。有一神马驮康王过河,过河后神马变为泥土一堆。后人称此为“泥马渡康王”。后康王为纪念泥马,盖庙一座,取名马庙。1958年置马庙大队,属骑岭公社。1984年改马庙村民委员会,属骑岭乡。马庙村……。 |
明洪武年间,始迁祖迁此立村,建有马氏祠堂,人称马庙,遂成村名。1983年为避重名改为南马庙。原属山东省寿张县七区。1949年属平原省寿张县三区。1952年属山东省寿张县三区。1958年属寿张县马楼公社马庙大队。1963年为马楼区马庙大队。1964年随马楼区划归范县,隶属河南省。1968年为河南省范县马楼公社马庙大队。1974年为范县台前办事处马楼公社马庙大队。1978年为台前县马楼公社马庙大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