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命名为“南张甲”,1956年改为“日新农业社”,1958年改为“南张大队”。1984年更名为南张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南张村……。 |
薛店镇南张村地处闻喜县北垣东部,东南与东镇的上白、桐城的薛庄、峪堡为邻,西北连接本镇的沟渠头、任村庄、北张村,东合高速公路途经我村,道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耕地面积5981亩,土地贫瘠,经济状况比较落后。全村共有11个居民组,600余户,2280口人,其中劳动力人数1800余人,党员人数72人。农作物以种植小麦、药材、西瓜为主;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价格的不断上涨,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到人均1亩……。 |
太谷县南张村位于太谷县西南,距县城12公里,紧邻太井线和南循环交通十分便利。南张村全村人口约1500余人,耕地2700亩,其中2500亩为红枣经济林,现为山西恒丰枣业红枣基地。近年来,南张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红枣产业做为兴村富民的战略来抓,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要求,推进红枣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取得了成绩。红枣和苗木花卉为本……。 |
南张村位于泉掌镇北边,与北张镇西行庄相邻。全村共有土地面积3768亩,耕地面积2861亩。全村共有4个居民组,285户,1200口人,25名党员。该村主要以蔬菜种植、销售为主导产业。学校共有教职工9人,学生98名。该村民风淳朴,文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每年九月十三都举行盛大的古庙会活动。2011年南张村被评为“依法治村先进单位”。全村主要以西红柿、黄瓜种植为主。该村的黄瓜品质极佳,有“有机黄瓜第……。 |
南张村地处北田镇东北部,耕地面积2100亩,全村212户,532人,其中劳动力150人,在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全村党员示范带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温室大棚建设,力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收入提高。2012年人均收入11046元。……。 |
南张村位于运城市区西北方向,大渠办事处中部,东有乡环路南北方向而过,西临龙居镇王吞村,南和寺北村相邻,北与北张村一步之遥全村共有土地1523亩,其中,农业用地1400亩,居民住宅用地123亩,道路交通占地50亩,全村以种植桃、果、梨、为主要作物。我村有2个居民组,全村共有农户182户。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也不知道在那个朝代,有位姓董的高级将领,不幸重伤,不能随伍,便就地养伤,将他养伤的地方起名叫做……。 |
南张村隶属万荣县南张乡,与南张街道相接攘,地理位置优越。从万荣至临猗县的县级公路自南而北从村中穿过,村庄距209国道和万临公路交汇处,对外交通较为便利,区位发展有一定优势。全村总土地面积为12500亩,其中,农业用地11500亩,居民住宅用地及公共事业用地700亩,道路用地300亩。全村共有20个居民组,900个农户,总人口4100人,党员人数80人,现有适龄劳动力3500人。在农业用地中,有耕地……。 |
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南张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南张村生产大队、南张村大队。1968年9月,更名为南张村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复名南张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南张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南张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南张村村委会。南张村……。 |
北张、南张清代以前为一村,名仁恩村。清初遭水灾,村中被冲下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槽,此后分成两个村,因张姓居多,南面的叫南张家庄,后简称南张。1949年10月至1953年5月区村制时属第六区,1953年至1957年属北张乡管辖,1958年1月至1960年,境域属红旗公社,1961年4月至1984年属北张公社管辖,1984年属北张乡人民政府管理,沿用至今。南张村……。 |
因原初建村者为王姓得名南王庄村,张姓人家迁至后,张、王二家共同一定,改为南张村。1945年长子县全县解放,属三区管辖。2000年撤乡并镇后,南张村民委员会隶属于慈林镇人民政府,该地名自使用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南张村……。 |
因张姓先居,得名张村,为与县内其它张村区别,按方位得名南张。村委会住该村,故名南张村民委员会。1949年10月属浮山县一区管辖;1958年为南张管理区;1962年设立南张大队;1984年7月撤销南张大队,设立南张村民委员会;2021年乡级区划调整撤销张庄乡、米家垣乡,合并设立张庄镇,南张村民委员会属张庄镇管辖至今。南张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