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以此,建立村庄,故名潘庄。1949年属鹿邑县第九区。1956年属玄武中心乡。1958年为玄武人民公社潘庄大队。1983年为玄武乡潘庄村民委员会。1986年为潘庄村民委员会,属玄武镇至今。潘庄村……。 |
明代初,潘姓祖先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故名。1948年属王皮溜乡。1951年属鹿邑第二区(王皮溜区)。1956年属王皮溜乡。1958年为王皮溜人民公社大潘庄大队。1983年为王皮溜乡大潘庄村民委员会。1990年为王皮溜镇大潘庄村民委员会。2013年为潘庄村民委员会,属王皮溜镇至今。潘庄村……。 |
清代由附近的陈家庄、潘堂庄、新潘庄、西潘庄的四个村迁聚在此处,潘姓人多,故取名潘庄。1949年属郭庄乡。1955年属郭庄中心乡。1956年属郭庄乡。1958年为潘庄大队,属郭庄人民公社。1983年为潘庄村民委员会,属郭庄乡。2005年属陡门乡。潘庄村……。 |
清咸丰年间潘姓从吕屯迁此,故名潘庄。清属蒜木社。1911年属民权县。1944年属克威县民族政府二区。1948年属柿园区杨炉寨小乡。1958年8月,属柿园人民公社杨炉寨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78年,属杨炉寨生产大队,改属西寨人民公社。1984年,由杨炉寨村民委员会析出,成立西寨乡潘庄村民委员会,至今。潘庄村……。 |
潘庄村位于石桥乡政府西北2公里,潘庄村有九个村民小组,共270户,1210人;村庄占地300余亩,耕地1450余亩;主导产业是种植小麦,玉米,大豆。……。 |
潘庄村共有人口1182人,262户,共3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6人,村内党员31人,耕地610亩。有农田灌溉机井20眼,基本可满足生产需求。的主导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量偏少。群众经济来源主要有:一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经营收入,二是外出务工收入等。根据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共2户5人,其中2人70岁以上,有长期慢性病,3人残疾,5人均无劳动能力。……。 |
潘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任集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628205230。 |
潘庄含潘庄、孔庄、岗西3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村里姓氏有:潘、冯、李、王、付、张。现有人口2468人,584户,耕地面积2320亩,村庄占地面积876亩。……。 |
据明末时潘氏兄弟从山西迁此,故名潘庄。清朝末年属大桥保。1936年属第三区大桥乡。1937年属高庙乡。1949年属高庙区清河乡。1953年属十四区(茶庵区)。1958年成立潘庄大队,属新店公社。1961年属新店区清河公社。1968年属红泥湾公社。1984年成立潘庄村民委员会,属红泥湾乡。1994年撤地设市、同年撤乡改镇,属宛城区红泥湾镇,至今。潘庄村……。 |
清属北王保,1921年属东区三家店村,1934年属第二区南江联保;1941年属瓦店镇第六保。1949年属瓦店区,;1958年属三家店公社;1961年属瓦店区;1965年属三家店公社三家店大队;1976年置潘庄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时重名,更名为东潘庄大队;1984年属三家店乡,改为今名,南有乌江沟东流。有小学一所,卫生所两处,敬老院一处。……。 |
潘庄村位于王孟镇西北3公里处,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57户1020人,耕地面积1040亩,全村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有烟叶、辣椒。……。 |
明崇祯年间,潘氏族人为避战乱,由开封西门里潘家胡同迁此定居,故名。原属考城县。1954年并入兰考县。1956年划归民权县,属北关中心乡,称潘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北关公社,称潘庄生产大队。1983年属北关乡,称潘庄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北关镇,称潘庄村民委员会至今。潘庄村:位于北关镇东南2公里处。……。 |
明洪武年间秦氏建村原有潘氏迁入称秦潘庄,清周叶秦氏衰微,潘庄为村中望族,易今名。1949年称潘庄村公所,属起台区。1955年称潘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起台区。1957年称潘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老王集乡。1961年设潘庄生产大队,属老王集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潘庄村民委员会,属老王集乡。2022年6月乡改镇,属老王集镇至今。潘庄村:位于老王集乡西南1公里处。……。 |
潘庄村:位于民安街道。……。 |
潘庄村位于丰港乡东北端,距乡政府有十四五公里,东北边与安徽接壤,西北东分别被史灌河及泉河包围,地势低洼,易旱易涝,有十个村民组居住在自然弯曲的大堤上,新修的水泥路方便了居民的出行.村部位于潘庄村辖区的中部沿008乡道而建交通比较便利.潘庄村十二个村民组1198户3910口人,党员73人可耕面积5400亩。潘庄村以农业为主,主要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兼种玉米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主要是特色柳条栽插。家禽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