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村位于寿阳县马首乡南部,辖2个自然村,共用耕地3872亩,215户702口人,是全县新农村建设推进村。三岔村交通便利,村-行方便。近年来全村种植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以茴子白为龙头的蔬菜种植业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劳务输运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从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30元,2012年已增加到7400元。该村属丘陵地,土地肥沃,三岔河流纵贯全村,县乡公路穿村而过。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乡村企……。 |
三岔村基本情况 三岔村位于五台县门限石乡东面,东临小驼梁自然风景区,境内沟壑纵横,山多坡广,土地支离破碎,土壤十分贫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山村。 全村总面积5817亩,总户数80户,总人口237人,全部为农业人口,其中党员18名,共有男女劳力108个,耕种280亩地。所有耕地中90﹪以上是二坡地,而且土地贫瘠,耕作层薄,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常年粮食产量10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人均纯收入……。 |
三岔村是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玉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903101999。 |
三岔村是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积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623124999。 |
三岔村位于盐亭县富驿镇东南方,东与林农镇接界,南与五星村接界,西与青献村接界,北与龙坛村接界,面积6.8平方公里,全村840户,2487人(其中贫困户:17户35人)。村委会综合办公楼一栋,闲置办公楼一栋,老教学楼一栋,小二型水库2座,山坪塘12口,硬化水泥公路35公里等,折合人民币2000余万元;全村耕地3232亩(其中:水田946亩,旱地2286亩),林地4300余亩。全村主要产业藤椒600余……。 |
境内有三岔河,村名遂借取三岔为名。在民国年间属称为二堡。1949年至1958年称为龚坪村,1961年称人民公社2大队,1983年改人民公社为乡,村名改名为三岔村。2012年11月年撤县设区名为名山区永兴镇三岔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9年12月,永兴镇撤镇设街道,该村属永兴街道管辖。三岔村……。 |
地处三条沟交汇处,故名。解放前属桃坪乡第三保,1956年划归通化乡三岔村,1958年改为大队,1984年改为村。三岔村……。 |
汉语,为“因该村所处位置为三岔口”,故名。在2006年以前海子片区是一个大村,名为海子向阳大队,包括6个生产队,2006年分村,分为海子环环村、海子坪村、山岔村、大坪下庄村。三岔村:2020年5月成立,由原三岔、大坪下庄等2村合并而来。辖村民小组3个,幅员面积18.2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6公里,户籍人口167户,567人。……。 |
三岔村是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高楼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025124999。 |
1951年成立三岔乡,属白雾区(四区)辖。1965年撤三岔乡设立三岔公社,属娜姑区辖。1970年成立三岔大队,属老厂公社辖。1984年撤三岔大队设立三岔乡,属老厂区辖。1987年8月1日撤三岔乡设立三岔村公所,属老厂乡辖。2000年6月成立三岔村民委员会至今。三岔村……。 |
德基河、拖乐河和一条山冲小河汇合到此处,故名。1949年前属倘塘镇三岔乡,1950年属倘塘(十一)区三岔乡,1958年属偿塘公社三岔管理区,1961年属倘塘区发赛公社三岔管理区,1964年属倘塘区三岔公社,1970年属倘塘公社红建大队,1973年分出10个自然村属倘塘公社茂宗大队,1984年属倘塘区三岔乡,1988年属倘塘镇三岔办事处,2000年设三岔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三岔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