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委会座落在三源村,三源村是高什坞河、高山河及万源河的汇聚处,且是实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单位,故而得名三源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三源大队,属青山公社。1960年河溪、青山、昭潭三公社合并,改属昭潭公社。1961年昭潭公社改名昭潭区。始建铁炉公社。属铁炉公社。1967年文革时期更名为红卫大队,1968年铁炉公社并入青山公社。属青山公社。1972年从青山公社划出,复建铁炉……。 |
由原大源村、仁源村和小源村三个村合并而成,故得名三源村村民委员会。民国前隶三十六都,民国时期隶薛阳乡。1958年隶漳潭(大)公社漳潭管理区。1961年7月成立漳潭公社、1983年推行农村人民公社改革设漳潭乡、2004年12月漳潭乡并入深渡镇,仁源、大源、小源三村皆随属之,隶属深渡镇至今。2008年因区划调整,仁源、大源、小源三村合并成立三源村,隶属不变。三源村:位于深渡镇西南5公里处,全村总户数5……。 |
三源村是由姜源、里祖源、外祖源三个源而得名,位于县城北部,距城关尽五公里,与浦城县工业园区接壤,205国道、浦南高速公路横穿村内。交通十分方便。现有轻纺园区、皮革厂五十多家企业落户,未来,荣华山产业组团计划在三源村建物流区、商业住宅区。村下辖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892人,538户,总面积15870亩,其中耕地面积2899亩,山地面积11854亩,水域面积890亩,通村公路全部铺……。 |
2004年11月由原缪家山、年家湾、满锅滩3个村合并组建,地名三源,故名。2004年11月由缪家山、年家湾、满锅滩3个村合并而组建。三源村……。 |
梅州市五华县三源村位于五华县转水镇。我村辖22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877户,人口4185人;全村总面积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亩。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雨量约为1000,气候特征亚热带。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红薯、大豆,村特色经济收入有油茶,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197万元。发展种油茶400多亩,种大豆15亩。……。 |
原三源乡,因其境内东、南、北三片都沿河分布。东片沿贾家源河分布,称为贾家源;南、北两片沿燕厦河上游两条支流分布,分别称为洪大源和上边源,故名。三源乡撤销后,沿用其名称。宋朝属兴国军;元朝属兴国州;明、清属上迁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燕厦区三源乡,分设宣岭、甘山、楼下、山下四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燕厦人民公社三源管理区,改设为宣岭、甘山、楼下、山下生产队;1962年设区……。 |
三源村是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源口瑶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125204220。 |
三源村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官地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822102216。 |
“三”指数字,“源”指“起源”,此处地名含义为以上源,中源,下源。1949年前属厚村乡,1949年后属飞源乡,合作化时属飞源乡联飞合作社,后转为联飞高级社,1958年成立三源大队,1968年,将三源改为红心大队,1968年初又恢复为三源大队,1984年改为三源村民委员会。1988年设三源村公所,1994年复名为三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三源村……。 |
封门口:位于黄土岭西北约2.2公里,大面垴南麓,居民25户,160人。潘永秀于明万年间由武宁县洞下迁此。相传早年此地住有封姓(后迁往码头),潘姓迁来,建村于封姓村前。通江岭:位于黄土岭北偏西2.5公里,牛头山南麓。公里在此分叉,北去码头,西去湖北阳新。居民31户,128人。明万历年间罗成佰由九江府迁此落业。当年此村与东、南各距半公里的二村统称“三村畈”,后以村后山岭矿藏有铜、钢,名“铜钢岭”。清道……。 |
三源村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惠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422105999。 |
三村共饮一泉水,故名。明朝嘉庆年间村名为三友村,1939年与沾益桃源合并村名为沾益县珠街镇三源乡,1950年属沾益南区三源乡,1955年为沾益县三区三源乡,1958年成立曲靖县珠街公社三源管理区,1963年属珠街区三源人民公社,1969年撤区改为珠街公社三源大队,1988年改为珠街乡三源村公所。2000年改为珠街乡三源村民委员会。2013年10月撤乡设街道为珠街街道三源村民委员会。三源村……。 |
由原茆源村、黄山村合并为新三源村。因村地处原设过三源乡而命名。2004年村规模调整后,由原茆源村、黄山村合并为新三源村。三源村位于桐庐县西北部,是一个民风淳朴的边远山区。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农民生活其乐融融,嫣然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全村人口1615人,小小的村庄,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这里的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安逸,幸福~,自足的生活~……。 |
三源村:2024年12月成立,由原冯垟、罗溪、林山等3村合并而来。……。 |
清时此地属青田县九都,当时一个都分十个源,此地原属三源。明清时,该地属青田县九都三源,1949年建国时,属文成县南田区三滩乡三源村。1950年划归三源乡,合作化时建三源社,公社化时称三源大队,1984年改为行政村。2003年12月文成县乡镇行政规模调整,根据文成省人民政府文件,文政发【2003】133号文件指示:同意原三源、小坑边等2个行政村,辖13个村民小组,并入三源村,驻地三源,属三源行政村管……。 |
位于周家乡西北面,由原江家村、漴源村、苦竹岗村合并而来,村办公地在江家自然村,离乡政府驻地约3.5公里。全村总户数438户,1350人,13个村民小组,村域891.57公顷,其中耕地1038亩,林地12427亩,园地1396亩;水域面积133亩。柑桔种植面积1678亩,产量2434吨;枇杷种植面积77亩,产量57吨;生猪存栏4330头,出栏6339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75亩,产量738吨。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