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洋村是浦城县仙阳镇的山区村,地处武夷山余脉,美丽的八台尖山麓,距集镇所在地15公里,距县城30公里,北与九牧镇湖山村相靠,左右和永建、山际、早田、甫下等六个村为邻,全村有553人,174户,下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上洋村四面环山,村的四周山林叠障,郁郁葱葱,全村有山林面积11560亩,到处是青青茂密的毛竹,浓绿如云的杉、松、杂木林,独特的环境和小气候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密密的丛林中,……。 |
蒋邦分为上洋、田心、下洋三个自然村,地势平坦,有“洋”的谓称,以蒋邦溪流水为界,靠上游的为上洋,下游为下洋。解放前属紫岗乡,解放初属东红区蒋邦村,1952年改为红坊区蒋邦乡,1956年改属龙池区龙门镇,1957年撤区并乡后属红坊乡,1958年属红坊公社蒋邦大队,1967年蒋邦改为红村大队,到1979年红村又分为“上洋、田心、下洋”3个大队,1984年成立红坊乡上洋村委会。上洋村……。 |
茶洋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6.2公里,莲花山西南麓。全村辖上茶洋、大石湾、清梦、大坪下、大坪角、大雅、世头岗、黄莲坑等8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153户517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设在金涵村大松岗。联系方式村支书:陈孝满联系电话:0593-2725841办公室地址:蕉城区民族实验小学东侧180米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夏) 、14:30-17:30……。 |
上洋村位镇北部东洋溪畔,仙风山麓,距镇区0.5公里,海拔917米,最高峰小麻岭海拔1494米。宋景德元年(1004年),张开元由屏南县甘棠迁麻岭葭池坪数载,复徙上洋村。该村,宋、元时隶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明、清代属宁德县十七都。民国24年6月,隶周墩特种区周墩联保。民国29年1月,隶周墩镇设上洋保。民国34年8月,上洋、萌底合并为上洋保,隶周宁县狮城镇。1950年4月,析出萌底,隶第一区(端源区)……。 |
上洋村位于寿山乡西部辖2个自然村,现有人口346人,85户,在有关部门有大力支持下已通电,安装了程控电话,饮用上清洁的自来水,但交通状况较差,长达9公里的机耕路与省二级公路单条桥路段交接,单条桥到乡所在地还有13公里。上洋村由张姓妹夫与高姓妻舅开基至今已有十八代四佰余年历史,村中有两个祠堂,都是两姓共有,因有血缘关系两姓亲如一家人,上洋虽小但对教育比较重视,历史上也有一个秀才。上洋村现有林地面积9……。 |
因田洋位置较高而得名。明代属三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郑湖乡上洋保,1951年为四区上洋乡,1958年为南阳公社上洋大队,1961年划归郑湖公社,1964年随社并入南阳,1979年恢复,1984年改为郑湖乡上洋村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上洋村全村共划分9个村民小组,378户,总人口1453人;耕地面积2645亩,山林面积39532亩,土地总面积43129亩,森林覆盖率83.2%;2012年人均纯收……。 |
因此处地势平坦,曾称常洋、梧桐上洋,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上洋。由唐银青光禄大夫许延二于宣宗大中十年(856年)择地肇基立村;民国29年设上洋保,属澄源乡;1951年设上洋乡,属第五区;1958年设上洋大队,属红星公社,1969年属澄源公社;1984年改为上洋行政村,设立上洋村村民委员会。上洋村:原名梧桐常洋,后改为梧桐上洋,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上洋。现为上洋行政村驻地,下辖上洋、下洋、村尾等3个自然村。全……。 |
上洋村坐落于闽清县三溪乡东南部,与闽侯县鸿尾乡、永泰县白云乡仅一山之隔,相距都不超过7公里。自古以来靠着一条崎岖的山路连接于两地之间,三县之间有着悠久的联姻、贸易往来关系。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原有人口800人,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村民由于医疗保健,孩子教育,生活就业等问题,50%左右的户口已外迁,现常驻户口的青壮年和劳动力基本也都在外地上学、工作、经商和务工。上洋……。 |
一、概况上洋村隶属于南平市四鹤街道办事处,地处南平市西郊,据南平中心仅五公里。行政村由西浴、上洋、大横坑、西坑、上村、下村、下洋、大雪坪等八个自然村组成。至2013年,全村有615户1968人。村东面与南平市毗邻,西南面是西芹镇,北面是茫荡镇。 上洋村地处南平山区,村内地形多是山地,森林覆盖面广,植物葱郁,山涧小溪湍流,瀑布飞溅,而且有古道洞穴交融,景色优美‘野趣天成,素有“南平后花园之称”。 近……。 |
上洋村此处有较大的田洋,是仓里、墩头、溪坂头、宫桥头的统称。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驻地西南10.1公里,大顶山北面。地处山区,海拔720米。村委会设在宫桥头。现辖墩头、上白岩、溪坂头、前乾楼、下白岩等9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145户700人,常住人口500人。大学文化10人。耕地850亩,林地16300亩,以农为主,主产水稻、番薯、茶叶,水果产品主产梨。林业有毛竹、杂木。……。 |
古田镇上洋村位于“古田会议址”东南约500米处,村境内人口分布密集,是古田镇东南片农贸产品集散地。现有村民小组5个,156户628人,有耕地面积712亩,山林面积4231亩,竹山面积900亩。山林主要以竹木为主;耕地相对集中。农户主要经营反季节蔬菜,大棚蔬菜,高山茶叶,现有民营企业“古田星火茶厂”。“成翅书院”(即现在古田中心小学)座落村中,古田会议旧址至“协成店”道路穿村而过,形成红色旅游线路。……。 |
上洋村位于高陂镇中西南部,东接北山村,西、南与西陂相邻,北靠睦邻村,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460多人,24个村民小组,131名党员,一所完小,1989年成立了村老年协会,为人多田少,无资源型村庄。上洋村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多次被上级单位评为“文明村”“卫生村”“信用村”。村两委在上级关心下,重视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家多,外出乡贤多的广泛人脉,支持和发展村集体的各项建设,近年完成了……。 |
上洋村位于长泰县枋洋镇北部与安溪县交界,山地面积1.4万亩,森林覆盖率80.7%。辖5个村民小组,230户1270人。全村有耕地1055亩。农民人均收入8500元。上洋村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资源非常丰富,四季常青。这里的村民基本上都姓徐,上洋村也叫“徐家村”,近几年被厦门日报记者又称之为“未来水底村”,(因为这里的瀑布群最多、水量最充足、水系最密集,而且水质比厦门市民目前饮用的九龙江水……。 |
上洋村位于马铺乡中东部,系一个老区贫困村,距离乡政府11.2公里。辖有石古后、大片、旧寨、新寨、横寨、坑罗坑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30户,总人口1141人,其中劳动力750人,外出务工680人。有党员30人,低保28户。全村有耕地550亩(其中水田460亩),山地总面积9000亩(其中荔枝750亩,茶叶500亩)。村内有小(二)型水库一座——顶湖水库,库容12万立方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 |
因地处高山上一个小盆地,有三百多亩田洋,方言成片地称田洋,故名。1956年10月前属平和县九峰镇;后属诏安县秀篆区堀龙乡;1958年9月属和平人民公社堀龙管理区;1959年11月属秀篆公社堀龙大队;1961年5月属秀篆区埔坪公社上洋大队;1964年4月属秀篆公社上洋大队;1984年属秀篆乡上洋村;1992年3月改秀篆镇上洋村。上洋村是位于秀篆镇最偏远的一个贫困山村,离镇区有18公里,全村总人口有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