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所在的位置,正处于火山碎屑岩风化岩土区,因其土壤比较紧实,但地阔平坦,故称石洋。原属石洋乡,公社化时为石洋管理区,1969年成立大队,1980年分为两个大队(石洋、石井),1984年设立“石洋村村民委员会”至今。石洋村……。 |
石洋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600亩,人口10676人。榕江北河纵穿辖区,与华清村、锡西村、东仓村等接壤,距普惠高速入口及206国道不足两公里。辖区致力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新农村,以五金加工为龙头,突现一村一品特色。辖区五金配件工业发达,电子喇叭配件的生产、加工、装配的形成完整产业链,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产品远销国内外。食品生产加工业也强势崛起。村关注民生生活,各村民小组设有敬老院,做到老有所……。 |
清末属汉阴里;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十八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蔡甸镇;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蔡甸镇;1950年为城头乡兴隆二村;1956年傅家冲组成兴隆三社,夏家嘴组成兴隆二社;1957年合并为石洋湖农业社;1958年改为石洋大队,属蔡甸人民公社;1984年改石洋村,设石洋村村民委员会,属蔡甸镇;1995年属蔡甸街道;2008年由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姚家山办事处代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云山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石港乡。合作化时,由石洋渡、北岸徐家、和尚芜周家、田塅等4个初级社转入石港高级社。1958年成立石洋大队,1968年改称前进大队,1982年复称石洋大队,1984年8月改为石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石洋村……。 |
因境内有石塘、洋田两村得名。因境内两个村名各取首字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萍乡县第六区从德乡第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上栗胜利乡建河村,合作社时有洋田、石塘等五个初级社。1956年合并为洋田高级社。1958年属上栗公社称洋田大队,同年与石塘合并为上游大队,1972年改称石洋大队。1984年改制为石洋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石洋村……。 |
以合并行政村各取一字得名。1949年称石磨下、胡洋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并称石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石洋生产队,1961年称石洋大队,1984年析称石磨下、胡洋行政村,分设村民委员会,属苏湖乡。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改属荷地镇。2019年5月,石磨下村、胡洋村合并建立石洋村。石洋村……。 |
马屿镇石洋村地处原篁社镇西片,距马屿镇中心0.5公里,背靠石洋山,面朝素有天然千岛湖之称的石洋湖,全村人口1570多人,耕地面积800多亩,是一个名富其实的农家鱼米乡村。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和生态村工程建设,村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形成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人居文明的新农村风貌。石洋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石洋山拥有商周时期的国家级重点文保石棚墓群、有宗教文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