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早年各姓氏先人定居在大石桥和现新建小组一带,村旁有一片石山,大家打石为生,故取名为石源。1949年属东源顺天管辖;1965年为石源大队,改为莲塘农场管辖;1970年划大湖公社管辖,1995年三角与大湖分开归三角管辖为石源管理区办事处,1998年改为石源村委员至今。石源村……。 |
石源村是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沙塘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321201235。 |
石源村是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龙溪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30522107235。 |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1949年前,属中和乡。1949年后,属河东乡。1953年属中和乡。1958年成立石源大队。因驻地得名,属白舍公社。1961年属中和公社。1968年复属白舍公社。1971年又属中和公社。1984年由石源大队改名为石源村民委员会,属中和乡。2001年11月,随中和乡撤并入白舍镇。石源村……。 |
1949年7月前为徐市乡第3、6、7、8保。1949年7月初属徐市区石源乡。1957年由7个初级社转为东边乡石源、洲江高级社。1958年为东边公社石源大队。1959年为徐家渡公社石源大队。1961年分为白沙洲、洲江、平步、石源、下兰五个大队。1968年合为石源大队。1984年为徐家渡乡石源村委会。1992年为徐家渡镇石源村民委员会。石源村……。 |
原驻石壳里曾家,属于石源垅,因所处地名名称而得名。1949年属塘山乡,1958年撤建设高级公社成立付山公社建设大队,1961年属塘山公社,1968年应为胜利大队,1981年应为石源大队,1984年撤大队为村委会后成立石源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石源村位于德安县西北部,距县城55公里,是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全村总人口为2265人,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4亩,林地面积9600亩,下辖20……。 |
因村内有石源居民点,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萍北一区宣德乡乡第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宣德区小枧石源村。合作社时叫华星初级社,后转为石源高级社。1958年属宣德公社称石源,暗田两大队。1962年属东源公社称石源,暗田两大队。1969年由石源暗田两大队各划出一部分组成东源公社五七林场。1984年改制为石源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与天井村民委员会合并,仍称石源村村民委员会。2013年从东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五区碧港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五区碧港乡;1950年8月属八区(名口)湾头乡;1952年6月属名口区湾头乡;初级社时属石源初级社;1957年属众埠区湾头乡河南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属众埠公社河南大队;1961年属湾头公社河南大队;1968年属众埠公社南山大队;1974年分大队为石源大队;1984年改为石源村民委员会。石源村……。 |
石源村位于鼎龙乡北部,与方太乡相邻,位于方山岭脚下,是鼎龙乡的一个边缘山村,距乡政府10公里,距县城20公里,面积16.0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689人,总户数838户,辖有26个村民小组(驼背盈、蕉岭、油茶山、下排子、阶子下、齐坑、围内、大屋、彭下、八旦排、罗带、犁壁、里塘、大杏、江背、河背、寨脑、山龙、大田、寨九、王背、青山、上龙、下龙、河子背、谢屋),耕地面积2784亩,山林地面积15330……。 |
石源村村庄由来在大留村东南4.3公里,墨水河东。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王姓自河南彰德府移居即墨移风店,历五世又迁于石源。于、张等姓相继迁来。石源系由“寺院”演变而来,因其地原有一庙宇而得名。按:明清石源社属仁化乡。石源村之建立当远在明前。“石源”当系指此村之地貌特征,东靠山多石,西临河系平原。近年此村西大汶口文化遗存的发现,证实此村是本县最早形成的聚落之一。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565亩。……。 |
石源村位于社城镇东北部,距社城镇有12公里,距榆社县城28公里,属重点林区,全村有95户,共248人。该村主要靠养牛、羊和种植业来发展经济,种植业上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大豆等农作物,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 |
石源村石源村石源村:2024年12月成立,由原国垟、金泉、吴山等3村合并而来。……。 |
石源村是一个拥有4个自然村的行政村,拥有250户,人口679人。现党支部发展拥有党员25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