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位于溶溪河畔,为灌溉水田,在河岸上修建了很多水车,得名。早年名为水车。1981年成立为水车大队,水车大队隶属膏田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膏田乡。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工农村并入,2012年并入膏田镇。该名沿用至今。水车村……。 |
水车村委会下辖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84人,全村耕地面积688亩,是地豆镇较小的村委会。水车村充分发挥辖区丘陵山地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柑桔产业,全村柑桔种植面积1961亩,柑桔产品质量高,出产的沙糖桔皮薄、无渣、清甜,是沙糖桔中的极品。养殖业方面,由于国家施行的生猪补贴等优惠政策对村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的帮扶和支持,养殖业有长足发展,目前鱼塘经济和养猪经济都有显著进展。……。 |
因为该村之前灌溉靠人力挑水,后来请木匠在大横口建了一个木制水车用来灌溉,水车村由此得名。明朝属程乡县万安都;清朝属嘉应州龙文堡;1931年属梅县第七区;1941年属梅县第二区;1950年属梅县梅南区;1956年属水车乡;1958年属梅南公社;1959年属水车人民公社;1983年属梅县市水车区;1987年称水车管理区,1999年称水车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水车镇。水车村……。 |
水车村是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924105206。 |
水车村是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水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103105202。 |
传水车明代始建,因近灌江,当时多靠水车车水灌田,故名。1948年称水车村,属碧营乡。1952年改乡,夏云村并入,属灌阳县第五区。1955年属水车区。1958年分设水车、夏云、苏江3大队,属水车公社。1962年合设水车公社,属水车区。1968年复改大队,属水车公社。1984年改村并成立水车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水车村公所。1995年复名水车村民委员会,属水车乡。2017年属水车镇。2020年根据民……。 |
水车村是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石康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521111201。 |
水车村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31322104201。 |
水车原名李家冲,因昔日无水灌溉农田,先民便制作大量的水车,用水车抽取小溪里的水灌溉农田,故而改名水车。1958年建水车大队,属竹舟江公社,1959年改隶河口公社。1961年析为水车、岩坡、山茶坪3个大队,先后隶属竹舟江公社和河口公社。1984年水车、岩坡大队分别改村,先后隶属河口乡和河口苗族乡。2016年4月,水车、岩坡2村合建为水车村,隶属河口苗族乡。水车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三余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大分乡、后来并为枫田乡,为洲里高级社、洲里大队、立水车大队,1984年,改为水车村民委会至今。水车村……。 |
水车村位于付垅乡政府所在地,是付垅乡较大行政村。全村以周、徐二姓居多,原驻地三杈树,现搬至下首公路旁。解放前夕属文桥乡,新中国成立后为水车乡,合作化时,由水车、傅垅、土桥等几个低级社组成红桥、红潮高级社,1958年为红桥、红潮大队。1962年改称水车、石岭大队。1968年合并称水车大队,1969年又将一甲大队并入更名为跃进大队,1972年将一甲大队拆出仍以境内水车港复名水车大队,改革开放后更名为水……。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崇乡四十九都,1949年属司前乡,1958年属龙坪大队,1959年从龙坪大队分出为兴隆大队,1968年与光明大队合并称为红旗大队,于1972年从红旗大队分出仍为兴隆大队,1984年改名为水车村,沿用至今。水车村……。 |
以张姓人家安装水车灌地得名水车村。1983年设立水车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合乡并镇划归常乐镇管辖,名称沿用至今。水车村……。 |
民国十二年,从甘肃永靖县讨谎迁居。村民在黄河边制水车,用以浇灌农田,故名。水车村民委员会:解放初加入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体改时改称为水车村民委员会。水车村……。 |
人民公社时期该地曾设有大队,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水车大队,设村时沿用其名。1951年为云峰乡三村,1961年为云峰公社三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水车大队,1984年撤大队复村为水车村,2020年普陀村并入。水车村……。 |
水车村地处跃龙街道东南方向,距街道办事处约7公里,交通便捷。水车行政村由原上园、下园、港头、金家山和蒲岙5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561户,5012人,现有耕地面积3719亩,山林面积11277亩,人均年收入约6000元。村庄四周青山怀抱,绿水萦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村内有许多旅游景点,非常适宜人们休闲旅游观光,著名的寿宁寺就坐落在本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