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边有枫树林,风吹过宛如水流动,故名。1934年为水源村,属附城乡。1952年改水源乡,属平乐县第一区。1955属附城区。1958年改水源大队,属月城公社。1962年改水源公社,属月城区。1968年复改水源大队,并析出大塘大队,属附城公社。1984年改水源村,设立水源村民委员会,属附城乡。1987年改水源村公所,1995年复设水源村民委员会,称水源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水源村……。 |
水源村:位于甲戎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总面积13.5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432户,2059人,耕地面积为1585.75亩,全村共有党员38名,近年来,水源村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水稻宽窄行栽插技术基本得到普及,在产业结构中,全村秋季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大豆、辣椒,夏季作物主要是小麦,在养殖业方面,以养猪为主,养鸡为辅,商品率较高,野生养鱼是这里的一道特色……。 |
水源村位于牛场镇东南部牛高(牛场至高石)公路沿线上。于2003年11月由上坝、新桥、阔龙水三个村合并。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48亩,19个村民组,共1252户,4532人。农民纯收入2900元。农村用电普及率100%;电视普及率95%;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水源村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示范点,已完1000万元农业开发项目。在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下,水源村支部、村委一班人斗志昂扬,……。 |
村驻地水源头,因此处为焦溪之水的发源地,故名。1984年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11月,为水源大队,普觉区邓堡公社管辖;1984年,水源大队改为水源村,属普觉区邓堡乡管辖;1992年5月建镇并乡撤区,撤销寨英镇与邓堡乡合并建立寨英镇,水源村归属寨英镇管辖至今。;2008年,合并村时,将水源村和上寨村合并为上寨村;2010年撤分村时,分出水源村,属寨英镇管辖至今。水源村……。 |
水源村是一个自然村寨,全村下辖6个村民组,位于盘石镇以西10公里,全村149户,740人,有0党员17人,耕地面积784.3亩(其中田329.15亩,土455.15亩)。--人口总数:740人农业人口:740人非农业人口:/人--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4.3亩--主要民族成分:苗,发展口号:--所辖村:生产总值:50.0万元--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名特产品:优质……。 |
村南、北各有一条小河,源头在村西,故名。清属西三里。1927年属西区。1949年属二区水源乡。1956年属英豪中心乡。1958年建立水源大队,属英豪人民公社。1961年属英豪区英豪人民公社。1962年撤区属英豪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改称水源村民委员会。1990年撤乡建镇,属英豪镇至今。水源村……。 |
水源村位于枫林镇西大门,界浮路边。水源村1958年为水源大队属原枫林公社;1961年属原湖海公社;1975年属大德公社;1984年为水源村民委员会,属枫林湖海乡;1987年属大德乡;1999年划为枫林镇管辖。2004年原竹林村合并水源村,全村国土面积11.2平方公里,下辖17个组24个自然湾,558户3211人口。总耕地面积4003亩,其中水田1934亩,山场面积12594亩,水域面积2957亩,……。 |
水源村地处凉雾乡西南紧靠福宝山脚,全村十四个自然组,人口2560人,605户,占有耕地2380亩,2008年人平经济纯收入950元,土地肥沃,交通条件差,是制约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
水源村(SHuiyuanCun)公元1239年该村始祖从浙江杭州迁来,坐南朝北和坐西向东立宅。宅旁高处有股清而大的泉水从峭壁悬崖中奔泻而出,日夜潺潺,故名水源。村域位于荷叶镇西部,东与本镇塘家洞村相邻,南与本镇下故村接界,西与临武县镇南乡毗邻,北与本镇塘家洞村接壤,平均海拔650米,距镇政府6公里。1961年4月设立水源大队,1984年6月改为水源村。辖水源、定佳、鉴塘板、上路、杉树园、东湾、笱下……。 |
水源村是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虎踞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224109219。 |
水源村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新圩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127105221。 |
水源村是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麦市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025109220。 |
水源村是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马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023101215。 |
取河流巫山水源头之含义。1950年为水源村,1956年为水源农业社,1958年建水源大队,以驻地水源头的简称命名,1961年辖地缩小,仍名水源大队,1984年复名水源村。水源村……。 |
水源村原叫水打铺,1954年洪灾把整条街道冲走一半,别后有个江湖郎中刘良保路过此地,认为此名不吉利,就与当地名流商量改名为水源,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解放初期时属隆治乡三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七江人民公社水源大队;1963年为七江人民公社;1975年为七江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时为七江乡水源村;1995年为七江乡水源村;2013年撤乡建镇后为七江镇水源村至今。水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