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村简介土门村位于岳村镇东部,北与白寨镇接壤,南与刘寨镇相邻,东与曲梁乡相接。全村面积约2.4平方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1137口人。村内山清水秀,溱水河从村中涓涓流过,雪花山上风景宜人。全村以种植业为主,共有耕地2600多亩,以玉米和小麦为主要农作物。土门村与2008年10月完成“两委”换届后,村民生活安定,治安良好,在上级政府的关照下,现在村公路北坡600亩的核桃林已种植完毕,南岗的200……。 |
土门村位于郭家河乡西南部,总面积28.4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约3万亩,耕地880亩。种植业和外出务工是村民主要收入渠道。村情简介全村辖14个村民组(张榜、高湾、鸡洼、徐冲、土门、叶山、吴河、管畈、简庄、杨树冲、潘店、李院子、新屋咀、程洼),共有农户473户1794人。有村级小学一所,村级卫生室一所。全村共有党员45人,村两委6人(其中党员3人)村支部书记:黄本成,村委会主任:叶志齐。土门村属深山……。 |
管理区域东靠白露河,南北不能互通行人和车辆,只有西面一个出口,两个山头相对而立,中间是一个约六米宽的通道,是一个必经之路,古时称此为土门凹,故名。民国时期属白雀区。1941年属白雀乡。1947年属光商县。1948年属白雀县。1949年5月属白雀区。1958年属白雀乡管辖,同年8月乡改公社,为土门生产大队,属白雀公社管辖,同年11月公社改区,属白雀生产管理区。1959年复置人民公社,复属白雀人民公社……。 |
据王氏墓碑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始祖王世荣、自山西省洪洞县王家庄迁居此地。见村西有一土岭,中有一豁,壁立如门,此处乃西去县城的必经之路,故称“土门”,村名亦源于此。1946年设村。1955年,称土门农业合作社。1958年,称采桑公社土门生产大队。1983年,撤社改乡,称采桑乡土门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乡设镇,称采桑镇土门村民委员会。1994年,撤县设立林州市,称林州市采桑镇土门村民委员……。 |
因村内土门较著名而得名。清末民初,属于泌阳县牛蹄保。1913年,撤保设区,属泌阳县牛蹄区。1949年,撤销泌东县,与泌西县(泌北县1948年并入)并入泌阳县,属泌阳县牛蹄区。1956年,牛蹄区更名为板桥区,属泌阳县板桥区;同年5月,撤区建乡,属泌阳县板桥乡。1957年,撤乡设区,属泌阳县板桥区。1959年,成立土门生产大队,属板桥人民公社。1975年,建立董岗人民公社,土门生产大队属董岗人民公社。……。 |
村里土丘、土寨居多,民国年间,为了防御土匪或武装力量,依土丘、土寨设立多个门卡,故得名土门。明属大冶保。清属大冶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县设八个区属第四区。1936年前后,县划为三个区署,属第二区。1948年登封县解放后,县划为八个区,属第六区。1958年,时称前进人民公社土门大队,后定名为大冶人民公社土门大队。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第五区。1962年撤区恢复公社,为王村人民公社土门大队。1……。 |
古代山林茂密,东门只有一条道路通向外面,东门的古树参天,形成一个圆圈门,山坡上的泥土滑落,形成一个土洞,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汝州。清嘉庆元年(1796)属汝州。1943年属鲁山县四维乡。1949年属鲁山县土门乡。1958年更名为土门大队,属鲁山县瓦屋公社。1961年属鲁山县土门公社。1983年更名为土门村民委员会,属鲁山县土门乡。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土门乡,并入背孜乡管辖,属鲁山……。 |
一、地理位置土门村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五公里,土石线、土张线从村经过。全村共有荒山面积3000亩,其中耕地100亩,林地200亩。二、人口分布闫村村共有48户,总人口124人,其中男性61人,女性6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5户46人,2019年已全部脱贫;本村低保户5户5人;五保户1户1人;残疾户16户16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户5户5人、五保户1户1人、残疾人10……。 |
一、地理位置土门村位于庙口镇北部,省道大海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部分自然村位于山区。该村东面与形盆村毗邻,南面、西面和太行山相连,北面与淇河相邻。全村总面积约8.7平方公里,耕地1350亩。距离庙口镇政府11公里,淇县县城25公里。二、人口分布该村下辖东土门、西土门、东恶鱼沟、西恶鱼沟、老泉、新窑和鲍鱼沟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户,1088口人。全村劳动力700余人,在外务工300……。 |
明洪武间,刘氏“从山西洪洞县土门村迁此。”(《刘氏族谱》序),居古路沟北沿。为纪念祖籍,仍用原籍村名,至今。1958年称土门大队,属朗公庙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土门村民委员会,属朗公庙乡。1995年属朗公庙镇。土门村……。 |
村东一土山,南北高,中间低,状似门户,故名。1977年拆庙岗大队、西部建土门大队,属鲇鱼山公社。1983年改为土门村民委员会,属鲇鱼山乡。2012年属鲇鱼山街道。土门村……。 |
因村南有土岭中断似大门,故名。1958年成立土门大队,属留山公社。1984年社改乡后属留山乡,更名为土门村民委员会。1986年撤乡改镇后属留山镇。土门村……。 |
相上古时夏禹治水,凿开龙门口,龙凤岭突出,土地肥沃,百姓从四面八方迁来,由于龙凤岭横卧,交通阻塞,人们从中穿洞而过,故名土门。1949年属白元区。1958年成立土门生产大队,属葛寨人民公社。1959年属白元人民公社。1984年改设土门村民委员会。属白元乡。2014年撤乡建镇后属白元镇。土门村……。 |
1949年4月孝感解放后,属孝感县三汊埠区;1951年属祝家湾镇;1952年属第十八区;1953年属祝站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土门大队,属祝站人民公社土门管理区;1961年5月恢复区、镇建制,属祝站区土门人民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与和平大队合并称土门大队,1978年2月又与和平大队分开,仍称土门大队,属祝站人民公社土门管理区;1983年12月设置孝感市(县级市)设区建乡后,属孝感……。 |
土门村与广水街道办事处相接,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分为9个生产小组,有居民374户,1708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2户,55人,娱乐活动场地有300平方米。村组织:有党支部一个,党员22名。有林面积7000亩,无林荒山4000亩,耕地面积603亩。辖区有王鸽养殖基地一个、土黑猪养殖场一个、标准医务室一个、饮食超市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