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村是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头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0622106204。 |
清乾隆年间梁姚二姓由邓县迁此,因建瓦房居住,故称瓦房村。明弘治五年(1492)属下张陂保。清道光十二年属下张里。1941年属宋湾。1942年属陈营联保王庄保。1950年属五区王庄乡。1955年属宋湾埠口区王庄乡。1956年3月属下寺中心乡泰山庙小乡。1958年5月属田川大乡陈庄小乡。1958年8月置赵家沟生产大队,属田川人民公社。1961年5月析置瓦房沟大队,属宋湾区袁坪小公社。1969年属宋湾人……。 |
明末,此处为金陵集。清康熙年间,因水患集市淹没不复存在,仅存三间瓦房,随后韩姓由南韩湾迁此居住,取名瓦房庄。1958年卢营生产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瓦房庄村民委员会,属老城镇至今。瓦房村……。 |
因此地以杨姓为主,居住以瓦房居多,故名。明代属官庄林里朱陂店保。1924年属南正区朱陂店保。1930年属六区。1946年属潢川县齐孝乡。1949年属潢川县第九区迎水寺乡。1954年属仁和中心乡。1958年建杨瓦房大队,属仁和公社。1983年6月撤社设乡,撤大队设村,成立瓦房村民委员会,属仁和乡。1994年12月撤乡设镇,属仁和镇至今。瓦房村……。 |
清代,原村名为仓房庄。由于当时全村只有一座瓦房,专门为官府储存粮食所建,后改为瓦房村。1941年属汝川镇。1949年10月成立农会,属伊鲁嵩县。1949年1月复归嵩县,属白河区,同年6月属嵩南区。1950年7月属第九区。1951年成立瓦房行政村,属庙街中心乡。1956年10月属车村区。1958年建瓦房生产大队,属白河乡。1958年8月属上游人民公社。1960年2月属白河人民公社。1961年9月属白……。 |
明万历年间,张姓从张老家析此成村,建有瓦房,故名瓦房庄。1949年属项城县第三区。1958年9月属城关公社。1965年7月成立瓦房庄生产大队,属高寺公社。1983年12月,为高寺乡瓦房庄村民委员会。2001年高寺撤乡设镇,为高寺镇瓦房庄村民委员会至今。瓦房村……。 |
从前,人们都是住的草房,这个地方盖了几座瓦房,故得名“瓦房沟”,瓦房村由此而来。2011年6月因南水北调工程从淅川迁至唐河县龙潭镇史桥北安置点。2011年11月24日唐政复[2011]59号文件批复,同意设立瓦房村民委员会,属龙潭镇至今。瓦房村……。 |
唯此处有一瓦房院而得名。1946年属丁河乡。1949年属丁河区,设瓦房乡。1958年建瓦房大队,属丁河公社。1961年属丁河区,公社未变。1969年撤区并社,属丁河公社。1983年改为瓦房村民委员会,属丁河乡。1998年属于丁河镇至今。瓦房村……。 |
因早年村旁有瓦房,故名。1947年属板山坪区。1958年成立瓦房大队,属板山坪公社。1984年改为瓦房村民委员会,属板上坪乡。1995年撤乡建镇,属板山坪镇。瓦房村……。 |
因以前此地瓦房较多,故名。1998年从邱庄村委划出8个自然村,成立瓦房村民委员会,属贾楼乡。瓦房村……。 |
明朝崇祯年间形成村落,因建村时大多是瓦房得名瓦房村。原属魏庄大队,1964年改为黄楼大队,1979年从黄楼大队分出建立李瓦房大队。1983年体改为李瓦房村村民委员会,1995年改为瓦房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乡镇合并,隶属宋楼镇,沿用至今。瓦房村:位于宋楼镇以北3公里处。……。 |
因村内房屋瓦房居多,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名为瓦房大队;1983年,改设为瓦房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村级区域合并,吕庄与瓦房合并为瓦房村。瓦房村……。 |
因瓦房庄人数多,得名瓦房村。解放前为陡北乡瓦房村,1958年得名瓦房大队,1983年改为瓦房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瓦房村:位于侍庄街道西北2公里处。……。 |
因解放前有一家地主在这里建了一个瓦房,青砖砌墙,小瓦铺顶,故取名为瓦房村。瓦房村村民委员会自1983年得名后一直沿用至今。瓦房村:位于石湖镇以南2公里处。……。 |
瓦房村:位于耿集东北2公里处。……。 |